平度市中天鼎禾家庭农场位于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苏村,成立于2018年,有家庭成员3名。家庭农场主吴如好负责总体生产经营,其他2人分别负责财务和田间管理。农场以种植小麦、玉米、芋头为主,2023年种植小麦和玉米320亩、芋头50亩、大姜10亩、花生10亩。
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扎根乡土,以情动人。成立家庭农场前,吴如好自家只有6亩承包地,流转土地成为创办家庭农场的首要任务。吴如好凭借多年建立良好的口碑,他赢得了不少农户的信任和支持,促进了土地顺利流转。
逐户走访,建立信任。吴如好先后登门拜访农户100多户,详细讨论土地租金、流转期限和流转地块等具体事项,做到每户农户对土地流转事宜心中有数,赢得了流转农户的广泛认可。
分类管理,灵活应对。对于部分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适当提高土地流转价格,同时为农户优先提供在农场临时务工机会。对于极少数完全不同意流转土地的农户,则采用代耕代种方式,实现农户与家庭农场耕地统一管理和耕作。
集零为整,集中连片。经过努力,农场流转土地390多亩,并投资6万余元对流转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整理,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
规范运营,坚持专业绿色高效
强化设备配置,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农场陆续购置拖拉机、旋耕机、联合收割机、自动喷灌机等农机装备。目前,农场实现小麦和玉米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坚持绿色生产,保证产品优良品质。秉承“绿色发展、品质农业”的发展理念,农场投资6万余元配备标准化节水灌溉设施,通过喷灌、滴灌有效节约用水50%以上;施用测土配方肥、有机肥代替传统化肥,化肥使用量降低40%;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农药使用次数每年减少2~4次,使用量降低30%。
提升管理水平,探索规范发展道路。规范生产标准和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财务收支和农业投入品采购记录,采用电子台账方式统一管理。与农技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对耕地进行逐块测土化验、对蔬菜样本进行质检,由农技专家提出施肥、用药方案,切实提高耕地和农产品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
联农带农,发展惠及周边农户
拓展经营范围。农场充分利用自有旋耕机、联合收割机、玉米茎穗兼收机、无人飞防机等,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每年获得服务收入5万~10万元。此外,农场还购买玉米联合秸秆青贮设备,将玉米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既实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又解决了养殖户饲料缺乏问题。
示范带动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店子镇及周边10多个村庄、1000余户农户投身芋头、大姜等经济作物种植。同时,吸纳村民就近务工,农忙季节雇工数量达10~20人,每人每天收入150~200元。
助力扶贫济困。一方面采取土地入股、免费代种、长期雇工等方式,增加脱贫户、困难户分红收入、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另一方面,提供全免费或半免费农机服务,帮助他们增收减支。
(本文系第六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