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子票据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赋能增效
时间:2025-08-21 15:56:45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 字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票据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中开具的收款凭证,是记录村级集体经济活动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农村集体“三资”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浙江省于1998年开始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纸质),近年来,纸质收据的使用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和监管难度大的问题日益显现,容易产生收款收据迟入账、保管不善丢失、违规代开等问题,纸质收据成为制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提升的短板弱项。

  在浙江省纪委监委的指导推动下,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会同财政厅创新推行“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电子)”,以电子收据代替纸质收据,实现村级收据载体、使用、管理的大变革。经前期海盐县试点、嘉兴市全市推行,借“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契机,2024年6月份在浙江省各市推广,目前已累计开出19.77万张电子收据、金额265.97亿元。

  一是贯通部门系统壁垒。浙江省村级电子收据的应用,深度贯通农业农村部门“浙农经管”、纪委监委“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和财政票据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应用,直连村社财务账簿与电子收据两个线上场景,实现电子收据一网开具通办、信息一屏实时掌握、监管一键直达共享,并构建相应动态监测预警模型。对长期未核销的票据,通过系统预警及时了解情况、提示风险、督促整改。如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镇中村通过系统预警发现有张收据处于逾期未核销红灯状态,联系承租人后及时收回该笔款项5万元。

  二是迭代收据管理流程。规定电子收据具体操作流程,建立票据开具、领取、冲红、核销等应用场景,统一票据样式,规范开具内容,一事一票、一次一票和全流程线上传送,有效避免收据出错,并破解“送达慢”难题。如嘉善县魏南经合社为农户批量开具“代收天然气开户费”票据127张,涉及金额41.65万元,工作效率由一周缩减至10分钟。开发统计分析功能,实现自定义查询、票据信息逐级汇总,相关信息一表集成。强化群众监督作用,在“浙里办”手机端可实时查询所在村每张原始票据,有效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

  三是强化票据增值运用。发挥电子收据凭证价值,提升票据价值效能。以海盐县秦山街道种粮大户为例,其在缴纳15.92万元土地流转租金后,依据立即收到的电子收据及其他相关资料当即申请获批土地流转经营抵押贷款30万元。创新将村级电子票据管理纳入“清廉村居指数”,为清廉村居建设贡献力量。坚持监管提能,开发数字驾驶舱,实现电子收据“领票—开票—用票—入账—预警—监督”全流程闭环监管,得到浙江省各级主管部门和基层干部的欢迎,争相先行推广使用,为“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打下扎实基础,有力促进浙江省农村集体“三资”运行监管效能整体提升。

  (来源: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