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湖北省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集中整治的重中之重,努力做到各类问题全面清零、短板弱项全面补齐、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真正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全面彻底查。紧盯经济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控、财务会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环节,通过乡镇提级查、县级重点查、省级联合查等方式,强化审计作用,深入查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市级组织审计972个村,出具审计报告602份,审计发现问题2865个,完成整改2434个;县级组织审计9429个村,出具审计报告6381份,审计发现问题2.3万个,完成整改1.9万个。全省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6.3万条,其中资金管理类2.4万条、资源管理类2.7万条、资产管理类4164条、其他类7638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4339件。
深入扎实改。对排查梳理的问题实行清单制管理,逐级销号备案。建立村、乡、县三级台账,本级能协调解决的,对接相关单位逐项落实;本级难以完成整改的,汇总上报县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综合研判分析,统一研究解决。省级选派94名处级干部,深入135个村蹲点调研,通过查阅账务、走访“四老”人员等方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推动整改,接受评议。收集135个村集中整改指导报告汇编成册,召集部分集中整改指导组组长进行座谈,强化蹲点调研结果应用,推动问题整改。目前,问题整改完成5.8万条,整改率为92.7%。
上下联动治。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一体发力、综合施治,推动持续深化行业治理、系统治理。省级围绕问题类别、原因和影响进行类案分析,针对集体资金管理混乱、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问题,系统梳理了“三资”日常监管18项制度;针对民主决策程序、村务监督不到位问题,印发《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针对农村产权交易不规范问题,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年活动。市州农业农村部门同步梳理共性问题、查找制度漏洞、提出解决办法、落实整改要求。如宜昌市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操作指引》,为镇村业务人员提供“一看即会”的指导手册。目前,全省各地共优化村级财务管理制度1.9万个,完善资源资产管理制度1.9万个。
管长管远建。拓展升级“湖北数字农经平台”,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迈出实质性步伐。省纪委监委组织召开全省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推广动员部署会,省纪委书记出席并讲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亲自部署全省以图管地推进全面清产核资工作,力争通过搭建财产管理平台,实现资源、资产、资金的信息化监管;通过以图查地查资产、以图管地管资产,实现资源资产编码管理,建立矢量图层;通过搭建流转交易、小型工程和村级采购平台,实现群众实时监督和自动预警监督,加强监管和纪律监督。截至目前,全省录入资产信息103.5万条、总额1662亿元、合同1.2万份,资源信息55.9万条、合同17.9万份。
为民办实事。将为民办实事贯穿专项行动始终,结合“全省2024年十大民生项目”一体推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期间,各地共办理民生实事1.3万件,收回追缴资金10.2亿元,收回资源16.8万亩。
(来源: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