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对2013年以来全市各级使用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扶贫资金、衔接乡村振兴资金等投入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开展全面清理、确权、盘活工作。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的思路,对已完成确权、移交的扶贫和衔接乡村振兴经营性资产,分类盘活,一体推进,有效防范化解资产管理风险,切实发挥资产效益,促进脱贫人员持续增收。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盘活闲置经营性资产13.6亿元。
一是转产盘活一批。通过转产经营方式、改变设施用途、替换经营业态和种植养殖品种等方式,寻找新的产业收益增长点,实现资产项目盘活。如,威信县罗布镇2018年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投资建成1个年出栏2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后因多种原因被闲置。2023年9月,罗布镇依托生猪规模养殖场原有厂房、设施设备,转型建设新产业基地,招商引进昭通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建立“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昭通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收益分红占比80%,负责技改投入、基地建设、生产运营等。村集体收益包括固定年租金6万元+20%收益分红,20年协议期满后将无偿收回资产。村集体鼓励引导20余名群众加入,农户通过提供劳务、股金收益、参与养殖等实现增收,群众务工可达6000元~7000元/月。为确保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罗布镇组建工作专班,不仅在统一村民思想上做了大量工作,为企业在进场道路建设、养殖场环境治理、用水用电保障等要素方面提供全程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在两个月内完成1、2号车间建设,并于2024年1月投入试运营。首批投放在养殖基地的虾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年产量达150吨左右,年产值达1200万元左右,村集体年收益可突破100万元。
二是招商引资盘活一批。通过招商引资,将扶贫项目资产以资产入股、托管等方式投入其他经营主体或引入企业入驻经营,实现资产项目盘活。如,盐津县中和镇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始建于2011年,建成以来先后引进多家企业入驻,但都因经营不善导致资产闲置。2023年以来,中和镇依托丰富的竹笋及其他原材料资源,引进企业3家,企业对园区内闲置、废弃厂房全部修缮加固提质,完善企业生产所需设施;对园区周边约80亩闲置土地进行盘活,用于建设冷链库、污水处理厂。引进云南百年传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吸纳就业、订单收购、收益分红5个方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目前,企业年均所需竹笋产品1.4万吨、小叶芥菜、生姜、辣椒等蔬菜类产品1.4万吨、七彩花生3000吨、萝卜及其他农产品7000吨,企业所需农产品由当地农户种植供给。已投产企业给当地农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把安置点281户1163人拉入产业链,每年能提供400个就业岗位,工人月工资可达3000元~8000元,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三是租赁盘活一批。通过将场地、产业设施设备等进行转租给其他有意愿、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大户等,收取租金收益,实现资产项目盘活。如,威信县共建有82个生猪代养场,近年来由于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养殖企业亏损严重,信心受挫,2021年以来合计有39个代养场闲置。2023年,威信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出台一系列帮扶奖补政策,39个闲置的代养场分别同云南御咖牧业、纳溪湿氏、威信猪猪侠、威信小飞侠、鑫好牧业等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年租金在16万元~20万元之间不等,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切实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四是改造盘活一批。通过对原有的产业厂房、内部设施等进行改造升级,使其满足新的产业发展需求,实现资产项目盘活。如,大关县木杆镇向阳村农贸市场建成后一直闲置低效,2023年木杆镇整合各类资金成立“竹一无二”平台公司,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从事无硫笋加工。公司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将全镇323户“三类对象”纳入结对帮扶对象,户均入股2000元,实行每年定期分红,带动低收入群众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五是产业发展盘活一批。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开发、现代产业示范园生产基地建设,从基础设施标准化、生产加工标准化、产品销售一体化入手,强化“标准化”建设,以党建引领组织化、就业务工组织化、运营管理组织化,实现项目资产盘活。如,鲁甸县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现代蔬菜示范园生产基地建设。2019年以来,建成高标准香葱基地1万余亩,其中整合各项扶贫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成文桃香葱核心示范基地5859亩,租赁给昭通忠齐农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式种植,每年租金1000元/亩,共带动1260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年收入585.9万元。同时,基地每天可吸纳务工群众1200余人,务工群众月均工资3000元/人以上,实现务工收入4300余万元,解决了卯家湾搬迁户和周边农户的就业问题,有效保障了农户稳定增收。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