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时间:2025-08-21 15:41:22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本刊记者 付姓 字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说,这一举措鼓舞人心。目前,城乡居民养老金由“国家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据统计,全国1.78亿人在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月均223元。张翼认为,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给农民,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分两步走,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张翼认为,在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可以实行两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从2025年到2035年,注重广覆盖、保基础。据统计,1965—1975十年区间,每年出生人口均在2000万人以上。从今年开始,这些人逐步达到60周岁,一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一个高峰。这期间老年人口数量大、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坚持“广覆盖、保基础”原则。

  第二步,2035年以后,注重全覆盖、提质量。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67%,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城镇化率预计达到75%。这期间,全国将近3亿人的农民工,会有一部分退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逐步减少。同时,1975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上大学的概率增加,留在城市打工的人数较多,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在2035年以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坚持“全覆盖、提质量”原则。

  从多个方面发力,逐渐缩小差距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超过65周岁以后,人们的劳动能力会逐渐下降。张翼建议,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逐步增加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比如,年满65岁的农村居民,提高一次养老金;70岁提高一次,80岁再提高一次。

  不仅中央财政加大补贴,张翼认为,地方政府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养老金。比如,地方财政收入较多的地区,也可以给本辖区内的农民增加养老金;还有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工业用地时的收益,也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给农民交养老保险。

  张翼认为,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还有利于提振消费预期。“如果老年人口的生活能够自理,则其子女的生育意愿就能够转变为现实,其消费预期就能够提振,以国内大循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就能够调动起来,这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好事。”

  让农民工享受基本均等化公共服务

  从今年到2035年,我国仍然会处于城镇化速度较快、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迅速增加的时期。

  张翼建议,“要让农民工在什么地方就业,就在什么地方参加养老保险,并在什么地方均等化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均等化地享受教育资源的基本公共服务,形成在哪里上学就在哪里参加高考的制度。”伴随参保人数的减少和领取待遇人数的减少,我国提升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能力会更强,办法会更多,缩小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差距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张翼认为,“如果我们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节点,达到75%的城镇化率,也使75%的就业人口加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框架,那么,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成色就会更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待遇就会更高。”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