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能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
时间:2025-08-21 15:38:58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本刊记者 刘玉俏 字号:【

  来自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的全国人大代表、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村民建起700余座高标准蔬菜大棚,发展育苗大棚、蔬菜加工厂、冷链物流等,在拉长蔬菜产业链的道路上不断奔走。目前,耿店村日产销蔬菜10万多斤,户均年收入20万元人民币以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耿遵珠带来了他的建议。

  一、支持“吨半粮”产能区建设

  山东省聊城市作为传统粮食生产大市,坚决扛稳扛牢粮食生产责任,粮食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积极开展了“吨半粮”产能建设,强化资源要素整合聚集,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全力提升粮食产能,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广泛调研、走访群众,耿遵珠发现在“吨半粮”产能区建设过程中面临以下难题:一是农田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或者设施老化,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农田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不足,不利于粮食单产进一步提高。二是对产粮大市粮食奖励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此,耿遵珠代表建议:

  一是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积极开展田块整治,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农田输配电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吨半粮”田,进一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通过大力推广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努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大市利益补偿机制,提升种粮积极性。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粮大县奖励等支持政策,将粮食主产区或相应粮食面积、产量作为重要的测算因素,对主产区给予倾斜支持,切实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

  二、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建议

  耿遵珠在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显著成效。他所在的耿店新村为村里的蔬菜产品注册了“棚二代”品牌,借助品牌效应,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并且实现了质量安全可追溯。

  日常工作中,耿遵珠通过广泛调研、走访群众,发现当前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多数中小型农业企业仍停留在“代工生产”或“贴牌销售”的初级阶段,没有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缺乏系统的品牌战略规划和市场推广,导致品牌建设停滞不前。二是农产品品牌化涉及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多个环节,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三是品牌推广渠道有限。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滞后,冷链覆盖率低,生鲜农产品损耗率高。同时,农民和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过度依赖传统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入驻率低,难以有效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耿遵珠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借助政府、行业协会和高校等多方力量,增强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二是完善品牌标准体系,帮助扶持中小型农企明确品牌定位、市场推广、战略规划等核心要素,鼓励企业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运营。三是出台更多扶持政策,特别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农民和企业解决品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激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品牌建设。四是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的数字化建设,提高农村电商扶持力度,拓宽销售渠道。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