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山水林田资源富足,设施农业种植集聚,红色文化、轩辕文化优势突出。近年来,山东庄镇主动对接科研院所,探索形成以“乡村设计”为主题的农文旅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京郊乡村美学”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主要做法
盘活资源,注入发展动能。以盘活利用村庄的闲置资源和资产为抓手,发展民宿经济、跳蚤市场等。如桃棚村充分利用当地闲置农房,积极动员村民发展乡村民宿,随后村集体统筹引进了开发团队。现已有40户与投资者签约,其中10户已正式营业。同时,村里策划开展“红色跳蚤市场”“红色亲子营”等主题特色活动,还开起了咖啡馆、轰趴馆等网红店。
规划先行,推动发展转型。与北京服装学院紧密合作,围绕全镇的国土空间与产业发展进行深度规划,编制了以“设计乡村”为导向的《全域休闲文旅业态规划》,探索村集体转型发展道路。鱼子山村2022年与高校共同建立“乡村振兴工作营”,建设了一家由村配电室改造而成、村集体自主运营的乡村电站美术馆,共设立“设计展场”“创新设计工坊”“驻地艺术家工作室”“乡村设计课堂”“高校教学实践基地”等多个平台,2023年,共举办设计师工坊、自然乐器工坊、科技与设计研讨会等活动26次,带动引流5万余人次。
生态添色,促进产业融合。依托镇域内京东大峡谷4A级景区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鱼子山—桃棚沟域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借助山谷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谷主题教育馆、鱼子山抗战纪念馆、冀东抗日战争纪念广场等,2023年共带动鱼子山村、桃棚村等村庄增收145万元,人均分红680元。
加强合作,激活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以设施农业和土地资源为基础,建立“政府+企业+村集体+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农户”新模式,新创建6个“博士农场”,扩大种植“富硒小麦”260亩。例如,近两年,北屯村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招引企业入驻开发,示范种植10种农产品新品种,试验田实现亩产增收50%以上,每年村集体租金增收近20万元。
经验启示
理念创新是关键驱动力。对于京郊乡村而言,集体经济面临着去同质化的迫切需求。山东庄镇通过不断进行理念创新,顺应消费的动态需求和市场细分,抓住消费者不断追求提高服务品质和体验的需求心理,重新打造闲置的集体资源,通过融入艺术元素,建立咖啡休闲驿站、乡村民宿等形式,走出了一条符合现代市场发展的村集体发展路径。
生态优先是重要遵循。山东庄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利用中央彩票基金、小流域治理等政策资金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加强水系治理和土壤修复,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逐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环境改善与群众增收的双赢。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文旅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