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2024年,甘肃省高台县承担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试点任务,试点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产权规范化流转交易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完善农村产权智慧交易平台,形成了一套覆盖主要交易品种的标准化交易规则,实现了各类交易信息公开化、市场竞争充分化、价值体现最大化,有效防止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
主要做法
强化监督管理,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成立了由县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水务、林草、金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单位参与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进行指导和监管。进一步完善了议事规则、监管程序等工作制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动态监测,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交易和容易引发金融风险隐患的行为。同时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年度评估制度,每年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运行情况开展自查评估,探索建立了交易品种齐全、框架清晰、制度规范、模式先进、信息联动、风险可控的农村综合性交易市场。
颁证赋权活能,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高台县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总结形成了颁证赋权、规范交易、产权评估、抵押融资、风险防控“五位一体”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新模式。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流转的土地经营权和农业设施进行了确权颁证。“两证”的颁发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归属,使土地经营权和农业设施产权从以往的沉睡资源变成可流通抵押的“活”产权。
健全完善平台,促进产权交易应进必进。在现行基础上继续健全完善县有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有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村有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员三级联动体系,依托农村产权智慧交易平台,理顺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台县分中心的关系,构建起多方联动、互联互通、有机衔接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丰富交易品种,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等八大类农村产权交易品种。完善“ 交易申请、委托受理、信息公告、受让受理、组织交易、交易中(终)止、组织签约、交易(合同)鉴证、档案管理”的“九步交易流程”,做到了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实现了“一站式、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精准评估资产,赋予产权担保抵押权能。为进一步赋能集体资产资源,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流转的土地和地上附着物开展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业务,成立由农业农村部门、各乡镇政府、金融机构、交易中心等部门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村产权评估工作小组,制定出台高台县农村产权评估办法,精准计算、合理确定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基准价格。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依据评估工作小组评估结果出具评估报告,与金融机构共享信息,提高贷款增信。目前已对367家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经营权和农业设施进行了产权评估,评估资产价值15.69亿元。
规范抵押融资,破解经营主体贷款难题。从严规范抵押登记、贷款发放等流程,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减少贷款环节,开辟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信贷绿色通道,进一步拓展了农村融资渠道,破解制约农业融资的“瓶颈”。目前已为1697家经营主体(含农户)发放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抵押担保贷款7.53亿元,其中,农业设施产权抵押担保贷款6.23亿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1.3亿元。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变,突破了制约农业融资的“瓶颈”,有效解决了农业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
加强风险防控,降低农村产权融资风险。健全完善了权责明确的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管控制度,规范内部章程、交易资金管理,建立信息披露、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纠纷调解、数据和档案管理等规则,基本形成了一套覆盖主要交易品种的标准化交易规则。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力度,金融机构严把资金投入关,对抵押贷款按农业项目和生产需要分批发放。同时,前期投入贷款建成的农业设施可再用于反担保。当发生还贷风险时,金融机构可委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抵押的流转土地进行收储再流转,由新的经营主体承担偿债责任。
经验启示
政府扶持是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保障。《高台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在交易平台建设、交易范围与程序、争议处理、监督机构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成立了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形成了“中心统控、分级服务、全域覆盖、系统运行”的农村产权交易网络,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交易中心的信任度,交易市场显著活跃起来。
分级服务是发挥市场配置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决定性作用的有效路径。一方面, 建立县有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有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村级配备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员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是实现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 分级服务需尽可能了解农村产权交易的潜力与需求,乡(镇)、村两级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存在追求产权交易利益最大化、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的本能。例如,高台县通过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 实现村集体资产平均溢价率25%以上。
部门协作是实现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高台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充分利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有的场地、设施设备,在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建设了农村产权智慧交易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推动了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一站式、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农户充分参与是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部分交易标的数额较大、农户关注度高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项目,尽可能采取线下竞拍的交易方式,邀请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现场见证,有效避免了集体资产、资源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问题,做到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公开公平公正,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也提高了群众对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的认可度。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农村经营指导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