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高唐县是农业大县,粮食种植面积达140多万亩,小农户经营占70%。近年来,高唐县聚焦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因地制宜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着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23年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县。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已达粮食种植面积的86.83%。
聚焦“谁来种地”,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通过本地培育、引进培育两种方式,着力培育“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主体。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52家,具备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78家。一是引育规模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引进、培育17家技术集成、服务专业、运行高效的规模农业服务企业,把良种良法良技、新理念新模式新设施导入农业,推动成本损耗“双减”、产量收入“双增”。二是培育农民合作社。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培育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目前,全县共有1800多家农民合作社。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23家,占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81%,是县域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三是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联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挥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四方”优势,集聚优质资源,加强供需对接,切实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已有44家农民合作社、涉农社会化服务企业、农业龙头企业、银行、保险等机构加入联盟,实现共享信息、联合合作,让广大农民享受“同质价优、同价质优”的农资、农机、金融等服务,解决小农户的生产短板,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
聚焦“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集体联农带农作用
高唐县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干部带头,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组织农户进行生产托管、出资入股、兴办合作社,有效衔接“大服务”与“小农户”。一是协调各方巩固合作。积极参与农户与服务主体的合同签订,并监督合同落实,防止发生利益纠纷和矛盾。二是参与分配促进共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分配方式,构建起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农户得实惠、企业获利润、粮食保安全的多方共赢局面。2023年,全县行政村年收入均超过11万元,50万元以上行政村41个,比2022年增加16个;村集体收入达到7700万元,平均每村增收7.4万元。
聚焦“怎样种地”,全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探索构建了适合平原地区粮食生产的“大服务+农民合作社+小农户”生产格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既可以多环节托管,也可以“菜单式”托管,解决“怎样种地”难题。一是多环节托管。农户将耕、种、收等生产环节委托给服务主体,由服务主体集中连片经营。二是“菜单式”托管。农户将部分环节委托给服务主体,通过实行“产前放订单、产中选服务(耕种管收烘)、产后高价回收”运行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比如,高唐县航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户意愿,为琉寺镇营坊村400亩土地提供“农机套餐服务”,小麦季农户每亩投入减少120元,产量增加10%以上,亩均增收200元。
聚焦“要素赋能”,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高唐县积极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支持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引领小农户快速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一是以“网格化”理念构建服务体系。聚焦“全域覆盖、推进有力”,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构建“1+8+702”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即创建1处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8个镇级服务中心、702个自然村服务站点,统筹资源、开展服务。二是以“政策化”驱动提升服务效能。研究出台《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十二条支持措施》,支持服务主体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实现集中连片、设施齐全、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基础保障。三是以“规范化”管理保障服务质量。立足于耕种、防治、收割,统一技术,制定《小麦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小麦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治规范》《小麦玉米机收减损规程》等多个标准,推动各个技术环节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四是以“金融化”活水助力服务发展。充分用好“鲁担惠农贷”政策,全链条支持优质服务主体有效解决资金垫付等问题。梁村镇刘百户村通过使用“鲁担惠农贷”,解决了1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流转土地120亩种植油葵,村集体收入增收10万元。
聚焦“智慧监管”,聚力搭建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
高唐县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开发运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管理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全过程数字管理。一是实现服务方式数字化。平台有效搭建服务方与被服务方的合作桥梁,提供采购下单、合同签订、作业记录、服务验收、费用支付等环节的线上化服务。服务主体可将已签订合同地块的任务类型、作业类型、指派人、任务时间、任务要求通过平台发送给农机手,农机手根据需求通过App导航到地块完成任务。截至目前,平台已收录41家服务主体、611家村集体经济组织、25家合作社、669辆农机信息。2023年平台签约面积16.1万亩。二是实现服务数据可视化。平台引入智能农机终端、北斗定位系统、手机App监控系统等技术,对农机进行统一调配管理,全程精准跟踪监督地块作业轨迹、作业进度、农机服务水平,并通过服务平台一键式发送评价反馈短信等方式发起满意度调查,进一步规范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服务质效。同时,可提供大数据展示、订单监管、决策分析功能,项目服务面积、合同数量、组织名录、项目实施进度、服务合同等各项信息一览无遗,为下一步服务规划提供数据参考。比如,高唐智科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推行“精准管理+技术创新、现代农机+现代农技”融合,整合运用宽幅精播、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十一项增产技术,为1500余户小农户提供小麦及玉米托管服务,实现亩均增产200斤,亩均增收240元左右。三是实现服务内容定制化。利用各类传感器与摄像头,精准采集大田环境、气象环境、病虫情等信息传输至云端,经过云计算处理和大数据分析得到农作物的各类信息,及时向管理者反馈。同时,平台可提供农事信息、技术咨询、农友互动、天气预警、专家指导等功能服务,方便服务主体及农民群众及时了解行业资讯,合理安排农事,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唐县农业农村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