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粮仓”发展社会化服务的经验举措
时间:2025-08-21 10:39:16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闫淑敬 字号:【

  河北省定州市是农业大市,地处平原,资源禀赋优越,素有“冀中粮仓”之美誉。全市耕地面积111.46万亩,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油作物,农业基础较好。近年来,定州市委、市政府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主线,强举措、补短板、创思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市服务主体数量已达2242家,服务农户20余万户,服务面积80.62万亩,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做好顶层设计,夯实服务基础。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列入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随时研究、分析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每月听取进展报告。二是科技引领服务。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大植保学院等专家团队深度合作,重点围绕农作物节水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开展服务,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科技含量,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轨道。三是强化组织体系。成立市级指导服务中心1个,乡级指导服务中心2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92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共计1379名,整合农村乡土专家300余名,重点围绕粮油作物,开展农资配送、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警、农机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粮食烘干仓储、订单销售等一体化服务,切实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起作用、能服务。四是组建农业生产托管联盟。引导组建了定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联盟,强化行业自治监管,打造了集政策宣传、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质量约束的服务平台。目前,加入联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26家。五是壮大服务主体。培育以专业服务公司、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主体的多元化服务主体,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增强服务能力。培育省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示范主体22家,河北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示范主体3家,河北省“十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品牌组织2家。农机具增长迅速,新增农机具1700台(套),新增无人机58架,无人机总量达230架,烘干塔保有量达到23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制定激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设立引导资金,出台《定州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扶持措施》,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对新增托管规模200亩以上的种粮油类服务主体,一次性补贴农业生产托管费用200元/亩。对新增规模托管率达到10%以上,总体托管率达到50%以上且用于发展粮食类种植的乡镇(街道),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入选省级以上农业生产托管案例和农业生产托管“十佳”的服务主体一次性奖励2万~5万元。在政策支持下,定州市年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238万亩次,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小农户数量增长迅速。二是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亿元,集中打捆,重点建设喷滴灌设施和田间路,发展智慧农业,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夯实服务基础。三是调动金融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切实解决服务主体“贷款难”问题。协同定州农行开发“惠农e贷”,进行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农业农村局负责梳理推荐,目前已成功为134家服务主体发放了贷款,贷款金额2655.98万元。联合定州建设银行探索“农村承包地抵押贷款”,开发上线“托管贷”,目前,已发放86.07亩土地抵押贷款35万元。

  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服务发展。为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从创新服务手段入手,支持服务主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经多年实践总结,主要有以下六种模式:一是菜单式托管模式。托管主体把生产环节明码标价,详细列出市场价格,优惠折扣价格,形成托管价目表。农户可根据家庭劳动力情况勾选托管服务环节后,签订托管协议。二是多环节托管模式。托管主体从农资购置到耕种收管提供多环节托管服务,明确保底产量,先托管后扣费。三是村集体托管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生产托管新生力量,集体合力的优势日渐突出。村集体托管可实现绿色防控、产业升级、品牌打造,销售创新。定州市东留春乡北邵村通过托管服务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小麦及深加工产品,借助电商平台,打造“邵麦香”品牌,京津冀、雄安新区等大中城市市场,亩效益达3000多元。目前,已有145个村集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达8.76万亩。四是多村联盟村企共建模式。高蓬镇依托钮店村党办引领服务主体,联合16个村集体组建村集体股份联合社发展规模农业,蹚出了一条“多村联盟、村企合作”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之路。五是联合协作模式。同乡、村协作,建立托管框架。代表有中化集团同西城乡合作,开展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六是供销托管模式。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积极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利用电商、网络等平台,实现了农资订货多渠道。

  强化指导帮扶,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线下线上农作物种植技术、社会化服务主体质量提升等培训会,有效提升了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同时在河北定州农业农村局网站等多个网站发布宣传材料,营造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氛围。二是规范服务行为。积极推行“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质量有追溯”的服务方式。制定了定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大力推广使用国家和河北省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全面实行服务合同备案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托管台账。全市服务合同规范率达98%以上。三是增设服务环节。以资金、技术、品牌等要素为纽带,打造一体化服务组织体系,推动服务模式由小规模、半托管、少环节向多环节托管和股份合作模式转变,由以产中作业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转变。重点发展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营销等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四是助力生态农业。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在集成推广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开展绿色生产服务,助力全市加快实现全域生态农业,实现节本增效。据测算,开展社会化服务,生产粮食亩均节约农资生产成本和农机作业费100元,亩均节约农药和化肥投入8%左右,亩均节水50立方以上。五是推行智慧管理。大力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平台,升级管理手段,建立完善服务主体名录。目前已完善服务主体数590个、农户数20980个、农机具1400台。六是创新技术服务。结合土壤检测,开发使用“定州市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平台”App,建立了定州市土壤养分数据库,为科学、绿色生产提供智能服务。依托定州中化服务中心,开展集气象监测、农场管理、农事操作、病虫草害预警为一体的数字农业,从源头对农作物进行追溯监测。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