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积极开展乡村治理探索实践,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旺盛的生命力,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下面笔者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作一介绍,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聚焦组织振兴,强健乡村治理主心骨。庆云县尚堂镇为深入推进乡村有效治理,聚焦党建引领作用,紧密联系广大群众走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之路。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带头人,组建有能力、有威望、有担当的村“两委”班子,对村内各类组织实行统一领导,充分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开展村民议事、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活动,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提升了村党支部公信力。例如,南候村不断深化“村民事村民议、村民事村民定、村民事村民办”自治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聚焦产业振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乐陵市杨安镇立足实际,积极培育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等,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出垂钓园、樱桃采摘园等特色农文旅项目,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农户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出租、入股等形式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赋能产业振兴。抓住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机遇,推动传统调味品产业转型,推动延伸调味品研发、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利用电商布局线上销售渠道,联合高校院所搭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聚焦文化振兴,培育精神文明树新风。陵城区丁庄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规范村级事务管理。赋权村“两委”成员和红白理事会矛盾纠纷调解职能,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全力办、矛盾不上交”的宗旨,推动基层矛盾及早化解。建立治安联防队伍,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抵制各类黑恶势力、赌博活动、打架斗殴、聚众滋事、非法宗教及封建迷信等。研究制定符合本村特色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建设并完善农村书屋、文体广场等文体设施,喷绘通俗易懂的精神文明宣传画、宣传标语,表彰文明典型,营造讲文明、扬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聚焦生态振兴,改善环境促民生。为改善乡村环境,推动生态振兴,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齐河县晏北街道谭策屯村开展环境整治常态化行动,持续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制定每月党员义务清扫日,每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村庄义务清扫。实行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包户制度,明确清扫责任。组织村里威望高的老党员成立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监督考核小组,将环境卫生纳入常态化监管,对查出的环境问题及时通知到户,并要求及时整改。宣传发动妇联、村民志愿者参与环境维护,努力构建人人重视、共同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格局,村庄环境大幅提升。
聚焦人才振兴,党员提素促发展。宁津县时集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为基层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格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和科技致富能力,发挥党员的“带头雁”作用。要求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意识,立足工作实际,制定并落实具体目标任务,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主动执行承诺践诺制度,接受组织和广大群众监督,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能力大幅提升。
(作者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当代农业研究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