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前不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是关键。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作出具体部署。各地应凝聚发展合力,整合各类资源,强化规范管理,完善配套机制,着力壮大集体经济,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组织领导,筑牢乡村发展根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做好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担当起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指挥所”。一方面,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进行科学长远的谋划,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精耕细作特色产业,盘活闲置固定资产,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需压实压紧责任,确保责任不落空、工作不断档,积极落实国家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效能。此外,还要凝聚各方力量,引领各类人才汇聚乡村振兴一线,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冲锋、能人携手共进、广大村民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持续激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资产保值增值。脱贫攻坚形成的庞大帮扶项目资产是脱贫地区发展的重要财富,也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至关重要。首先,要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帮扶项目资产运行情况,强化资产确权移交和台账管理。其次,要加强监管,对资金、项目、资产探索实施“一体化管理”,从前期项目入库、中期工程建设、后期管护运营“完善全周期管理”,不断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时,要持续推进规范管理,不能松劲歇脚,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资产类别和特点探索创新,进一步发挥好项目资产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落实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核心要义在于联农带农,要让农民融入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要不断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为其成员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要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打通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增收的通道,切实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保障脱贫群众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还要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强人才、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脱贫群众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方式,与新型经营主体分享资产收益或产业收益。支持经营主体拓宽用工渠道,扩大用工数量,规范用工方式,积极吸纳脱贫群众就业,稳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让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成为主旋律,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