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21 10:19:47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张 益 张亦弛 张 璐 字号:【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激发动力活力。

  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通过“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给农民吃下一颗长效“定心丸”,提高农民长期投资土地的积极性。

  要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一方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核心,通过深化财税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畅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另一方面,以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紧密结合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围绕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布局谋划,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县域作为“城尾乡头”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重要作用。

  要积极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必由之路。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产业提质增效离不开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的完善,一方面,以扶持、带动和提高小农户为导向,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新组织带动方式,建立健全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另一方面,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土地规模化,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服务规模化,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要持续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领域,对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意义重大。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一方面,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支持力度不减弱、投入总量有增加,为乡村振兴提供投入保障。另一方面,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增强政策灵活性,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制度的完善。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