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优化配置服务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初步构建起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共有家庭农场近10万个,农民合作社4.23万家,带动农户173.2万户。
一、集聚要素抓建设,打造“五公里农事服务圈”
一是科学布局。合理布局涉农县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和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一心多点”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形成五公里农事服务圈。2022年以来,全省已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51个、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112个、各类农事服务站点1000多个。二是多元投入。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按照三至五星三个档次,对已建成的农事服务中心开展星级认定,并给予500万—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2022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补助资金5.9亿元,带动各类资金投入超20亿元。三是规范建设。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谁来建”“建什么”“怎么建”以及建后“如何管”等问题。
二、集成功能抓服务,打造一站式“便农超市”
一是全产业链服务矩阵。在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统一育供秧、烘干加工、农资配送、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等多个专业服务功能。如湖州市南浔区创新“农业园区+现代企业+高素质农民”的星光模式,提供耕、种、管、收、储、加全链条综合服务。二是人才培育和技术推广高地。全面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把农事服务中心打造成培育基地。组织农业科研院校、科技特派员等与农事服务中心建立长期指导服务关系,推动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成果和提供测土配方、统防统治、技术咨询等服务的重要平台。三是智慧农业发展平台。打造“浙农码”服务平台,实现对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农业资源装备以及美丽乡村等多方面的数据整合与汇聚。建设“浙农机”“浙农田”等系列数字化应用并与农事服务中心贯通,推动农事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基本实现农药5小时送到田头、农机手3小时匹配到位。
三、创新机制抓带动,着力提升联农带农能力
一是“保姆式”多环节托管。围绕农业生产全过程,集成提供“农机+农技+农资”“科技+品牌+数字”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二是“菜单式”精准服务。根据农户个性化需求,提供耕、种、管、收、储等环节菜单化服务。三是“发包式”定向服务。发挥农事服务中心资源集成优势,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下一步,浙江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协同发力。二是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在满足粮油作物农事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支持将特色产业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纳入规划,推动农事服务向“土特产富”产业拓展,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着力带动小农户联动发展。三是强化服务规范。引导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规范作业标准,制定作业环节的服务及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服务绩效评价机制,把服务小农户的绩效与财政扶持政策相挂钩。努力把农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主平台,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的“浙江经验”。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