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做强主体 规范优化服务
时间:2025-08-21 10:26:25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字号:【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山东省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坚持以小农户为基础,以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省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22.2万家、家庭农场58.8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2.5万个,带动农户813万户。各类经营主体联合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持续增活力添动能。

  一、大力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2020年以来累计落实财政补助资金5.4亿元,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运营质量。创新推进“农耕贷”“强村贷”等信贷产品,打造便捷“信贷直通车”,累计授信40亿元。二是加大激励引导。“齐鲁乡村之星”选拔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倾斜,405位合作社理事长和家庭农场主连续4年获省政府津贴,每人每年1.2万元。三是实施典型带动。连续6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评选,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

  二、积极构建便捷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服务网点。全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站点)271个,推行“辅导员+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模式,确保服务质量。二是强化村级居间服务。引导村集体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统一接受服务,目前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村集体达到7700多个。三是突出重点领域。以粮食作物为重点,大力推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省年托管服务面积达2.5亿亩次,小农户年托管服务面积1.76亿亩次,占托管总面积的71%,服务对象达1008.3万个。

  三、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

  一是加强信息支撑。20万个家庭农场获得“一码通”赋码,“随手记”注册用户3.3万家,均居全国首位。二是加强监测管理。开发省级家庭农场申报监测系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管理系统,推进动态化管理。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参与制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等国家标准10项,制定省级标准16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2000余项,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会“对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了具体部署。下一步,山东省将聚焦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工作统筹,强化实践创新。

  一是做优做强,打造一批引领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优行动,编制引领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名录。2025年,省级将择优选择发展潜力大、带动面广的主体,给予重点扶持,推动提质增效、强化带动小农户就业增收能力。

  二是扩面延链,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依托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多环节综合配套服务。积极开展牛羊养殖、果品生产、设施蔬菜等社会化服务的实践探索,提升对农林牧渔全产业的覆盖和支撑。

  三是完善措施,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依托“数字乡村大脑”,开发运行多功能、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代理记账公司名录库,积极引导经营主体规范财务管理。

  四是强化培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依托“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定制化培训。继续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参评“齐鲁乡村之星”“高素质农民大师”,持续提升发展后劲,激发创新活力。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