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项目资产管理后半篇文章
时间:2025-08-21 10:31:01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陈良军 字号:【

  近年来,湖南省龙山县红岩溪镇扎实规范扶贫资产管护,积极推进乡村资产盘活利用改革,探索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打通乡村资源、资产转变为资本、资金的渠道,实现乡村资产盘活利用、保值增值。2019年以来,红岩溪镇盘活乡村资产超 1500万元,总资产达近2.05亿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500万元,年均增长 28.36%。

  一、摸清资产底数,定期清产核资

  红岩溪镇制定《清产核资方案》,明确了资产范围,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村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等。截至目前,全镇共清查登记资产总额2047万元。

  按照清查七步法,规范了资产清查工作步骤:一是清查。各村(社区)全面进行清查,镇人民政府安排专人严格审核把关。村(社区)工作组对资金、资产的清查,以村会计财务账簿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以物对账,以账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对资源的清查,采取现有成果与实地勘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二是登记。在清查过程中,按照《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记表》,清查一项登记一项,内容要全面,事实要清楚,数字要准确,做到不遗不漏。三是核实。对已清查登记的资金资产资源由村(社区)工作组进一步逐项逐笔进行核实,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对清产核资中发现的账款不符、账实不符、账证不符等问题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不符合条件或未履行规定程序的,不得进行账目调整。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发生纠纷,除法律、法规已有规定外,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一时难以界定清楚的,可暂时维持现状。四是公示。对初步核实后的集体资产资源要面向农民群众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期间安排人员,接待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农民群众对清产核资结果有异议的,要认真核查。对核查不清或有权属争议的,不得确认。五是确认。公示期满,按照有关规定,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确认,实行台账管理。六是上报。经确认的清产核资结果,由村(社区)工作组人员签字,经乡镇审核后报县农经站备案。七是录入。各村(社区)要将清查登记后的资产资源录入农村经营管理软件,并做到动态更新。

  二、完善资产管护制度,确保扶贫资产发挥长效作用

  红岩溪镇制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制度》,规定扶贫资产项目后期管护的主体是拥有项目产权的各行政村。各村应与项目承租方约定管理维护条款,明确承租方责任,确保不发生人为损坏、使用不当造成资产受损情况。全镇各行政村(社区)应积极主动参与项目监督过程,经村“两委”会议研究,建立由村民代表、村监委会成员、贫困户、承租方等组成的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建立管护台账。确保扶贫资产项目正常使用,发挥项目的长期效益。项目管护可设置公益岗位,纳入有监督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参加项目管理维护,并享受分红或工资等劳务报酬,具体标准由相关行政村(社区)制定。目前全镇已安排公益性岗位163人。

  经营性的资产按谁经营、谁管护的原则,经营期间加强管护,确保项目资产完整,长期发挥效益,起到增收致富作用;无经营期间由项目行政村委负责管护。所有收益重点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属于村集体的资产收益,可分配给贫困户用于扩大再生产,或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公共事业、公共福利支出、帮困救助、计提一定比例公积金重点用于公益性项目运行管护、村级公益事业等方面等。收益分配应根据稳定脱贫情况动态调整,坚持劳动致富、“不养懒汉”,避免平均主义。对现有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优先保障贫困户受益。截至2023年年底,全镇经营性资产收益252万元,累计为贫困户分红82.8万元。

  三、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入股发展乡村旅游

  鼓励毛坝村、肖家坪村、卜纳洞村等村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山塘、滩涂、水库、办公用房、老校舍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以及对口帮扶项目资金、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资金380万元采取入股等方式与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湘西州天一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化合作,成立红岩溪镇旅游开发公司。将片区打造成涵盖茶园观光、茶特色参观养生、农旅研学以及有关茶商品购物等多方面内容为经营理念的茶旅小镇,积极探索集乡村旅游、生态文化旅游、主题旅游、养生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目前,该茶旅项目已累计为相关村集体分红89.8万元,发放贫困户工资和土地流转金588万元,并有力地推动了红岩溪镇乃至全县的茶叶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支持头车村依托国家级传统村落与湖南大字湾农业开发公司资源入股,合作开发国家级传统村落大字沟古寨,确定了“留住乡愁”的核心发展理念,邀请芙蓉镇设计团队和八面山星空帐篷建设成员联合为大字沟古寨量身定做文旅发展路线,不做大而全的景区规划,而是定位以“研学游(写生)”为主板,以“亲子游”为辅板,以“团建游”为补板,走小而精的民宿路线。经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发商和农户三方谈判,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股份公司,变农民为股民。自2019年5月以来,先后投入扶贫项目资金230万元、开发第一期民宿8栋,修缮土家农耕文化展示馆、土家织锦体验中心、土家特色餐饮楼、高标准会议室等,开设9个标准床位、41个通铺床位,改造了农家乐厨房55平方米,修建了食品储藏冻库24立方米,新建游步道520米。自2023年运营以来,接待游客1800多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土鸡、土鸭、蜂蜜、腊肉、玉米等农产品销售5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按照签订的股份合作协议,村民每栋木房每年租金2000元,村集体用古寨资源入股,可获得开发收益的20%。

  四、镇辖各村资产整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红岩溪镇对毛坝、肖家坪、凉风三村相关资产和资源进行了总体打包,进行茶旅综合开发,做到了资源共享,资产共担当,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三村片区聘请了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整体规划,规划了区域内两村的产业、山林、溪谷、农田等景观资源优势和资产优势,避免了重复建设。通过总体规划,三村规划融合了户外运动、自然科普、营地教育、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套建设休闲栈道、观景平台、休息设施、吊桥等设施,发展登山溯溪、森林探险、山谷SPA、攀岩、山地自行车、越野赛车等运动健康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股份合作,构建以天一茶业为中心三村集体的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产业化联合体,拓展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红岩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