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管理优服务 提升治理效能
时间:2024-11-01 10:48:32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刘慧 字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乌昌石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场、5个驻县团场、81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19.2万,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32个民族。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目前已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近年来,玛纳斯县坚持抓管理优服务,积极引导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发展。

  坚持支部带村,做到强基固本

  通过抓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玛纳斯县在组织建设、人才选派、模式选择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实现资源向一线配置、力量向一线集聚、管理向一线延伸。

  一是抓实组织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支部三中心”建设,统筹整合村级各类组织、各支力量,形成协同高效的运行组织体系。81个村形成“一村一方案”,推动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二是选强配优基层人才。从县直部门选派1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选拔16名乡镇事业编制、优秀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五类人员”进班子,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派18名优秀国家公职人员到村任党组织书记,35名到村工作大学生、183名致富能手、23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进村“两委”班子,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村村都有35岁以下年轻干部。

  三是推动“党建+”深度融合。推行“支部+合作社+物业公司+职业经理人”经营模式,创办村级物业管理站62个、成立村级物业公司8个、引入物业企业11个。开展“双联双领双评一服务”活动,全县323名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全覆盖联系4200余名农牧民党员、党员全覆盖联系困难群众。建立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一体化城乡生活垃圾五级处置管理机制,着力破解农村垃圾清运、绿化养护、设施维修、群众就业“四难”困境,使乡村治理由“支部牵头、村民参与”向“专民结合、多方联动”转变。

  坚持产业强村,夯实发展基础

  立足乡村振兴产业补短板,着力打造“四基地一园区”,深化“三位一体”系统集成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基础支撑。

  一是数字赋能现代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新发展。经过多年培育,玛纳斯县已形成优质棉花、制种玉米、酿酒葡萄、优质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农牧民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到85%以上。立足产业优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数字农业示范推广,投资3.75亿元完成3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打造40万亩集卫星遥感、田间智能装备、物联网大数据传输、移动终端APP使用为一体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全疆首个集数字农业大数据采集、新技术研发、智能设备生产、农业培训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农业装备产业园。玛纳斯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科技先行县共建名单,被纳入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入选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名单,包家店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二是实施“造血强基”行动,打牢乡村治理经济基础。持续深化巩固“三位一体”系统集成改革成果,引导乡村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村集体经济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延伸。探索“五种模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坚持党建领航、产业护航、政策续航,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土地规模化经营、政府“特许”经营、物业经济、农旅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五种模式”。目前,全县81个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120余万元,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45%以上,并且首次诞生2个“千万元村”。开展“跨村联建抱团发展”行动。搭建结对帮带平台,建立组织共联、人才共育、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品牌共创、市场共闯机制,打造21对跨村联建示范村,带动薄弱村集体经济整体增收850余万元。

  坚持民主管村,实现自治有力

  发挥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邻里关系更加融洽,村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

  一是推行“1+3”乡村议事协商模式。创新开展“村民说事日”活动,实行村民说事、现场答事、干部领事、问效结事工作链。创建群众困难诉求村、乡镇、县三级问题收集、研判、解决、答复工作机制,累计为群众办结事项7200余件,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共建共享的多层次基层治理格局。

  二是推行“一约四会”治村新模式。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尤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将“门前三包”纳入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红黑榜”,使村规民约管用有效。巧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按照“议事、定事、办事、监事”程序,搭建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的自治平台,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是打造“玛上办”试点工作平台。大力推行“玛上办”网上问政平台,收集群众反映的涉及全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意见建议并及时转办,实行“群众点单、政府派单、部门接单、百姓评单”的闭环模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服务基层群众的“舆情蓄水池”“民情聚合地”。

  坚持道德润村,培树文明乡风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乡风文明得到大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一是积分推行聚民心。在全县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建成自治类、法治类、德治类、示范带动类4大类49项积分制度,在全县打造81个“积分超市”,以党员带群众、以个人带家庭,定期通过积分兑换福利的形式为农户换取所需生活用品,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文明创建润人心。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行动方案》,推动玛纳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实践所、实践站拓展。建立“8+N”志愿服务队伍,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农牧民教育培训,提升文化素养,建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目前,创建全国文明村镇5个、区州级文明村镇43个。

  坚持依法治村,促进公平正义

  玛纳斯县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实现乡村治理有序。

  一是法律服务进村入户。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县18名法律工作者轮流坐班,受理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法律援助案件157件。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各乡镇设立“法官工作室”,定期到村开展法治讲座、普法宣传活动及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自治区优秀平安县”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是调解阵地前移解忧。在县、乡镇、村建立调解阵地,打造矛盾纠纷调处三级平台,建立了“努尔兰”“邻里亲”等11个特色调解室,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是建立清单明晰责任。建立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编制4类124张“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每项权力行使的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形成多方监督、全程实时、多方联网的监督体系。规范村级组织代办或承接的政府工作事项,明确村级工作事项清单,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