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浏阳市紧盯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坚持五个“走在前”,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招标方式,加强资产监管,严格监督检查,努力建设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为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做好顶层设计走在前
一是找准切口,打通部门监管“壁垒”。浏阳市出台《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聚焦村集体实施的合同估算价400万元以下的各类新建、改建、拆除、修缮工程建设项目,对立项、预算、招投标、变更、验收、付款、建档等全流程进行规定,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弥补村级小微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空白。二是联动监督,确保小微权力“归笼”。为防止管理过程中搞变通、打折扣,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同步出台《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级监督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投资额在20万~50万元的村级工程须在乡镇(街道)公开招标,50万~400万元的村级工程须在市级公开招标。三是建立名录,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名录,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成立施工队、注册劳务公司或入股建筑公司,通过承建村级小微工程全市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0多万元。
优化交易环境走在前
一是全程网上公开。浏阳市开发建设湖南省首个县级小额项目电子交易平台——浏阳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并开设“村级工程建设项目”专区,将50万元以上的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防止项目应招标未招标、拆分工程、虚设工程套取资金等问题发生。对50万元以下的村级工程建设,依托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平台和浏阳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加大监管和公开力度。二是简化招标程序。针对村级项目,通过减少入场交易前期资料、压缩招标文件挂网时间、免除交易服务费,并提供各类招标文件范本,全方位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交易服务,项目交易率不断提升。三是创新保证方式。允许企业采用承诺、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除现金以外的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全面推行银行保函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方式。截至2023年10月,完成市级公开招标村级小微工程224宗,交易金额3.1亿元。
督促问题整改走在前
一是专项治理监实。浏阳市依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质增效行动,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所有村(社区)开展全覆盖专项审计,共发现并整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领域问题98个,其中违规招投标工程项目5个,涉及金额97.9万元;管理混乱的工程项目93个,涉及金额571.5万元。二是驻场检查监细。选取荷花街道建新村作为解剖对象,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突出问题“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共发现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19个,其中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13个。三是常态体检监严。印发《关于进一步畅通招投标投诉举报渠道的通知》,公布多种举报联系方式,受理招投标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举报,促进村级工程项目公平公正招投标。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联合相关部门,约谈提醒相关村集体和企业,对无故弃标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停止弃标单位6个月至1年小额项目投标资格。
提升业务水平走在前
一是优化人才队伍。浏阳市优化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结构,注重将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回乡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补充进村(社区)干部队伍。浏阳市1631名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42.5岁,其中“90后”176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00人,本科以上学历227人,硕士研究生4人。二是实施头雁计划。实施村(社区)干部“雁阵培育计划”,采取业务指导、行政监管等传帮带形式,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开展两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暨村级财务业务培训,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指导手册,重点对村集体资产、工程、合同、票据及支出等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概括和讲解,为镇村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严格监督管理走在前
一是强化经营主体监督。浏阳市针对村集体成立的工程项目实体脱离监督、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营性实体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集体经营性实体的设立与终止、职责权限、资产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监督管理等内容,引导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实体规范运行。二是强化项目资产监管。出台《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和监督的实施方案》,对扶贫资金及衔接资金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的登记、管理、后续运营、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法健全长效机制,提高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强化定期调度监控。建立“一月一抽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核”工作机制,紧盯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重点对建设项目未经“四议两公开”程序违规发包或变更、以肢解拆分等形式规避采购或招投标程序、涉嫌虚假招投标等问题,进行深入核查,对抽查结果进行通报。
(来源: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