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大局。笔者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南头村,就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有关情况进行了返乡调研,通过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村干部座谈,走访村民等形式,详细了解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做法、成效和启示。现将有关情况分享如下。
村集体经济
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
南头村位于东三召乡南部,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2376人,其中党员60人;有耕地2800亩、林地650亩,村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无特色资源,无大型企业支撑,是典型农业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 村集体经济发展受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调查,了解到2020年之前,南头村集体经济创收方法不新、途径不多,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土地租赁产生的约每年4000元的租金。2021年开始,在南头村党支部和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南头村由“乱”到“治”,2022年集体经济净利润35万元,2023年达55.7万元。
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做法
创新“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职业农民”合作框架,扭转传统种植向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2021年,南头村积极在土地上做文章,由村集体流转456户农户1300亩土地统一经营管理;中化集团与村集体签约,贷款给村集体作为起步资金,提供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和技术支撑;村集体在村里招聘8名职业农民负责耕种,构建了“企业+村集体+职业农民”机制。
在该机制下,联结三方实现了收益共享。职业农民与村集体签订合同,平分土地纯利润(土地收益扣除地租、农资费用、电费、保险、除草等耕种投入),调动了职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化集团则获得了稳定的原粮供应;南头村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村干部带头做好村民工作,以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土地,组织农产品销售,2023年农产品销售收入达286万元。
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社”经营模式,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激发增收潜力。南头村在村集体发展走出第一步后“内找资源”,通过村党支部与供销社积极对接,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基础,创建了南头村综合服务社,建立了平价超市。其中,南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30万元,占股65%,负责超市占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启动资金;供销社占股35%,负责日常运营和供货,双方收益按股分配。
南头村综合服务社是邢台市第一家由村集体与供销社合办的村级服务社。平价超市依托供销社系统的货物渠道和生鲜基地,保证货品质量的同时,价格比市场低10%~13%,给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新思路,每年约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集体经济发展
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兴产业,促就业,涵养文明乡风。平价超市开业后,辐射周边5个村庄,惠及周边10名劳动力,带动30人以上就业。平价超市和村道德积分结合,村民累积的道德积分可以到超市兑换物品,形成乡风文明的正向激励。
建设施,强保障,共创富裕生活。村集体将增加的收入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村民权益。2021年,村集体拿出当年收入的1/3,按照60元/人的标准补贴居民医疗保险;2022年,完成全村路灯换新、巷道硬化、下水管网铺设;2024年,计划筹建供销大食堂,为村民尤其是60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用餐便利,实现老有所依,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强组织,增公信,推进基层治理有效。村集体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真心实意的拥护。
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保障。南头村党支部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整体功能,一体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一定程度弥补了人才流失严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带来的基层组织动员能力不足,降低了治理成本,提升了治理效能。
能人带动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充分发挥包括村干部在内的能人的作用。南头村与中化集团合作就来源于村“两委”的敏锐发现、大胆实践。要紧盯村“两委”这个关键,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从在外务工经商成功人士、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中吸纳优秀人才,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
因村施策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遵循。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村集体经济在运营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种固定模式适合所有村庄。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本村基础设施、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历史矛盾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选择适合自身的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业态。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