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临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历史上称缅宁,1954年7月更名为临沧县,国务院于2003年12月26日批准撤销临沧县设立临翔区,辖7个乡、1个镇、2个街道,有105个村(社区),人口37.1万人,面积2652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7%,有林地264.1万亩,耕地34.3万亩。有傣、彝、拉祜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12万人,占总人口的21.9%,其中世居民族11个。2022年临翔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0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2元。临翔区有“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之誉。
近年来,临翔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针对农村环境脏乱、治安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围绕“绿美云南、醉美临沧、花园临翔”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六微”同创模式:搭建“微网格”,兜起民生大小事;开设“微讲堂”,转变思想提素质;开展“微治理”,分类施策解难题;推行“微服务”,真情关爱暖民心;汇集“微积分”,激发动力齐参与;创建“微庭院”,绿美家园共同建。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创新乡村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搭建“微网格”,兜起民生大小事
结合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引领社会治理体系网融合成“一张大网”工作,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五级网格治理体系,以“乡镇(街道)党(工)委,大中专院校党组织,中央、省属驻临单位党组织”为单位划分一级网格39个,以“行政村(社区)党总支,有独立办公区域或住宿区(集资房)的市(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党组织”为单位划分二级网格305个,以“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城市居民小区党支部”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509个,以“村(居)民聚居点党小组、城市居民小区楼栋单元党小组”为单位划分四级网格1920个,按照“五户联防、十户联保”的标准划分五级网格9756个,开列“十二包保”责任清单,把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矛盾调处等责任明确到网格,让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基层治理。按照“群众报事、网格议事、分级办事”模式,建立网格院坝议事机制,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2023年以来,五级网格快速收集并化解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民情诉求80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开设“微讲堂”,转变思想提素质
整合网格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党群服务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将在职党员、乡土讲师等纳入师资库,开展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政策辅导、技能培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家门口。分期分批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就业、移风易俗等专题培训,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说身边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更加浓厚,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导全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开展“微治理”,分类施策解难题
围绕破解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及“厕所革命”、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组织群众共同研究修订村规民约,将遏制婚丧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高额彩礼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采取互联网推文、印制宣传资料、召开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引导。积极整合调动挂钩帮扶单位资源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提升公共区域风貌品质,开展绿美村庄建设。严格执行“周五全域洁净日”制度,发动群众自觉参与公共卫生维护。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在“扮靓家园”行动中得到进一步激活。
四、推行“微服务”,真情关爱暖民心
立足畅通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结合建立“小网格院坝议事”机制,组建由村(社区)“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网格长、党员骨干、群众代表等组成的网格协商议事队伍,按照“民事民说、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原则,把美丽家园建设的实事、影响和谐稳定的难事、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纳入议事范围,规范诉求申报、诉求受理、承办反馈、跟踪回访、台账记录等处理流程,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网格长(员)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巡查灾害隐患点,转移风险点群众,提高群众的防汛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同时,因地制宜组建负责治保调解、应急处突、帮扶助困等工作的志愿服务队伍,在三级、四级、五级网格员中选聘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作为“调解医生”,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小课堂帮民增智增趣”机制,常态化开展时事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宣讲、节庆文娱活动。
五、汇集“微积分”,激发动力齐参与
推行党群积分管理机制,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公开亮承诺、设岗定职责”行动,将党员、群众推进自家庭院提升和参与村庄环境提升等情况纳入积分管理体系,采取建立“积分兑换超市”,以积分兑换物品奖励等方式激发群众遵守村规民约及参与积分管理的内生动力。临翔区共有89个行政村、646个自然村建立了积分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户为单位的“微积分”台账,村党组织牵头建设“红色超市”9个,采取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收益、年度得分靠前发放荣誉证书等方式,引导群众通过积分改善习惯、通过勤劳改变生活,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创建“微庭院”,绿美家园共同建
将“绿美庭院”创建作为调动群众参与绿美乡村共建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带头在打造“绿美庭院”、发展“绿美经济”上出点子、找路子,鼓励和引导农户以自家庭院及其周边闲置用地为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有花、有果、有树、有菜的“四有庭院”,广泛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比、学、赶、超的创建热情。提升人居环境,潜移默化地带动了文明新风的养成、乡村环境的好转。临翔区探索在凤翔街道石房村细嘎组、博尚镇碗窑村、蚂蚁堆乡蚂蚁堆村龙洞组等地开发了露天餐吧、特色民宿、拉祜民族射艺竞技等乡村新业态,在忙畔街道青华社区的忙岗自然村开发了一批私厨小院、共享茶室、花卉销售庭院。越来越多的乡村推门见绿、开窗见花、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本文系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