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临安特色
时间:2024-04-19 14:08:14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周 萍 戴建军 字号:【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趋势向好,在机制上和举措上深化创新、抓实抓细,推广多元化发展模式,开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经验和展示窗口。笔者对临安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深入分析临安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色亮点,以及集体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意见建议。

  一、特色亮点

  临安区各镇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特色项目和典型做法。

  开展抱团项目。临安区西部7个镇101个行政村与临安区城市投资集体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共富广场——江桥路停车综合体项目建设。共富广场集停车、商业和文体健身三大功能于一身,占地面积14655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7亿元。项目完成后,每年可为101个行政村增加稳定收入。

  组建强村公司。累计组建144家强村公司,整镇组建5家,多村联建7家,单村独建132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及管理政策。2022年承揽各类项目363个,项目总价达2亿元,帮助村集体增收超3000万元,吸收剩余劳动力14.7万名。

  提供农机服务。四村成立农机服务队,以郎家强村公司为经营主体,积极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收割、播种服务,对外收割稻谷超3000亩,种植小麦、油菜超2000亩,带动4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产生经济收益共计20余万元。

  创新经营新模式。创新实施“城乡合伙人”乡村经营新模式,主要以公司为一级运营商,招引民俗酒店、市场营销等二级运营商,建立“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专业项目合作商”的运营模式,开展全域综合开发。引进5家二级运营商,策划举办龙门秘境菊花文化节、龙门年俗节、长三角水上攀石精英挑战赛等一系列重要活动,累计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300人,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

  促进土地流转。岛石镇新二村利用村集体经济示范项目资金,从农户处流转山核桃林地353亩,以每年2万元的租金租赁给经营主体,增加收入。湍口镇雪山村从农户手里流转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连片种植水稻优良品种,打造“雪山大米”特色品牌,通过自产自销增加村集体收入。

  盘活闲置资产。湍源村依托温泉资源,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盘活村集体房屋16幢,农房3幢,村集体 20万元,5家精品民宿落户湍源村,带动100余人次就业,预计促进人均增收1万元。

  二、面临问题

  总体薄弱,发展空间不足。从2022年村集体经济两项收入统计数据来看,全区270个行政村中,222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在50万元以上,51.11%的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在50万~60万元。

  单打独斗,发展合力不足。区级层面,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分散,尚未围绕集体经济发展来整合。镇街层面,各条业务线也相对独立;属地管理迹象明显,镇街之间缺乏主动横向合作,区域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缺乏动力,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村干部待遇相对偏低。村干部基本是家庭主要劳动力,财政保障年收入为7万~10万元,并且规定不得在村集体享受另外待遇。二是工作能力水平有限。村干部换届后任职时间不长,许多村干部普遍面临工作不熟的局面。

  三、意见建议

  (一)机制上,需深化创新

  一是深化督查考核机制。深入推进“共富村社”创建,将发展集体经济纳入镇街村社考核,实行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评比,并将其与镇村干部业绩考核、选拔任用挂钩。

  二是深化部门联动机制。组建区领导带队、各部门协同的顾问团,下沉一线调研谋划,为集体经济薄弱村量身定制一村一策,形成一批共富金点子,增收实绩与部门综合考评挂钩。

  三是创新干部激励机制。创新村干部激励机制,充分考虑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推行绩效导向、公开透明的绩效机制,激发村干部的创业干事热情。推行村干部选拔与创业能力相结合制度,择优选任创业能力强的村干部。

  (二)举措上,需抓实抓细

  发展飞地抱团模式。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抢抓区市协作、镇街结对、村社结对等机遇全面推进产业共兴、项目共引、设施共建。以政府为主导,谋划实施一批城乡共富共赢项目,为农村集体经济注入动力,持续增加经营性收入。利用强村公司发展模式。政府每年有大量的建设项目,按照“属地”“适宜”原则,由项目实施主体发包或“派工”给强村公司,既能加快推进项目前期进度,也能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程质量。

  开发各类社会化服务。涉及绿化养护、物业管理、高标准农田管理、农田播种收购等社会化服务类项目,都可以交由属地强村公司。各镇街的工业平台(园区)、竹笋等各类市场,均可以委托属地强村公司承接管理业务。

  巧用村庄开发经营。积极探索村集体以独资、入股、合作等形式通过市场手段控股经营村庄资源和集体资产;鼓励在属地镇街的主导下以组团、联合等方式,拓展强村公司的经营渠道;聘请职业经理人,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吸引青年、乡贤和各类企业、经营主体共同推动村庄市场化经营和集体经济发展。

  做活土地流转文章。鼓励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采用“村集体+N”模式,租赁给经营主体或开展林下套种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全区村域范围内完全闲置的国有资产有121处,占地36.67万平方米。各相关部门、镇街、行政村要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结合本单位已有的项目资源,根据闲置资产的特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共赢。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