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旅游的着力点
时间:2024-04-19 14:02:25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安梓瑄 李晓峰 字号:【

  乡村旅游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传承乡村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随着乡村旅游在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影响愈加突出,如何差异化、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地乡村旅游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在农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拓展乡村旅游市场空间的可行之路。

  在农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

  农文旅融合的内涵可概括为将农业、文化和旅游三者相结合,是三大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进而形成一种新型的产业模式。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效益提升,是助力乡村旅游的有效途径。

  我国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休闲旅游资源70%在乡村。近年来,在农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卷,呈现出科技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态势。农业、文化、旅游三者深度融合后,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各地涌现出很多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如以民俗风情旅游为特色的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禾木村,这里的房子全部是由原木搭建而成,仍保留着游牧民族原始的味道与风韵;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立足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色,大力发展田园农业旅游,2021年被评为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上城埭村则集品茗、观光、休闲和养生于一体,以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坐落于城市近郊避开喧嚣的“世外桃源”;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甲兰板研学村则致力于打造科普教育乡村旅游特色,利用村内闲置院落来打造以国学、农耕、手工等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基地,此外,还整合村民闲置空院作为研学实践工坊和学生就餐食堂,将村集体土地作为研学农耕实践园,种植各种蔬菜、瓜果、粮食类等农产品,让在校学生体验田园生活、牢记农耕历史,真正体验农业文化实践。

  在农文旅融合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六个着力点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在农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来。各地也可以从当地实际情况及民俗文化出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组织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等文化活动,进一步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拓展乡村文旅消费空间。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拓展旅游产业链。在农业经营模式上,农文旅融合要求摒弃传统的单一农业种植模式,发展多元化、生态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引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因此可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相结合,开发农业体验游、生态休闲游、文化探索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业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延长旅游产业链。同时,还可以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文化创意等产业,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农文旅融合背景下优化旅游设施建设,应包括改善道路交通、提供便捷的住宿和餐饮服务、建设休闲娱乐设施等。以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乡村旅游景区、旅游度假村、旅游小镇等为起点,一方面,需着力提升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注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为游客提供礼貌、热情、专业、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于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如在线预订、智能导览等,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强化品牌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整合各种营销资源进行宣传推广,在农文旅融合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为目标,线下可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农产品展销会等,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参与;线上则加强网络平台营销和社交媒体宣传,拓宽乡村旅游的市场渠道,从而不断提升当地乡村的传播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加强政策支持,提升旅游产品创新性。政府可出台一系列支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乡村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旅游产业,并与科研机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

  建立协同机制,夯实合作共赢基础。政府、企业、农户等各主体应坚持规划引领,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政府可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企业则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农户参与经营和服务。通过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合作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各方的成本投入、利益分配等问题,夯实协同共赢的基础,助推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