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近年来,海南省在打造种业创新高地、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探索?
何琼妹: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南繁种业作为“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之一,围绕“种源”“种业”“种市”三大板块,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南繁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46.6%,成为海南又一个百亿级产业。
一是围绕“种源”,夯实育种创新基础。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国家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任务,加快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全省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圃(库、场)达到83家,3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崖州湾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挂牌运营。
二是围绕“种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出台《海南省南繁种业合同研发组织(CRO)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培育认定一批南繁种业CRO主体,目前崖州湾科技城注册南繁企业累计达到2800余家,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均已入驻。
三是围绕“种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农业、林业、海关“三合一”工作机制,优化农作物种子进出口审批程序。全国首个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投入运行,农业植物新品种受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出台《海南省促进知识产权发展的若干规定》,加强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和授权奖励。
记者:在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和积极性方面,海南省有哪些有益探索?
何琼妹: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海南始终将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抓细抓实。今年,海南将通过“提单产、优服务、增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和积极性。
一是提单产。强化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应用,千方百计提单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管,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今年将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出台水稻良种推广暨单产提升行动方案,编制海南省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今年将大面积推广9个高产优质品种,指导各市县至少建设1个“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总结推广1~2套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融合模式。
二是优服务。重点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今年将认定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0家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0家,每个市县至少要建成1个“农服超市”。实施“一所对一县”科技支撑行动,鼓励涉农科研院校、科技型企业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构建公益性和半公益性、经营性组织相互协同的服务体系,带动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三是增效益。今年将重点实施“海南好米”攻坚行动,办好“海南好米”文化节等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在粮油批发市场开设“海南好米”档口。优化完善粮食烘干、加工、仓储等设施,提升“海南好米”整精米率和附加值,提高种粮收益,激发种植户种粮积极性。
记者:发展乡村产业,围绕“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海南省在此方面有哪些有益探索?
何琼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海南将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从重捕轻养向耕海牧渔转变。积极创建现代渔业产业园,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渔业园区。建设南繁水产种业基地,打造热带水产种苗产业聚集地。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桁架类网箱养殖和养殖工船,推进深远海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从传统种养向新奇特优转变。用活用好南繁硅谷资源,开展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把南繁科研优势转化为海南农业的良种优势。有序开展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打造新品种展示中心、发布平台和种植基地。对“六棵树”、胡椒、咖啡、南药等优质农产品进行全产业链梳理,打造农产品现代化产业链。
三是从有品无牌向品牌引领转变。着力构建以“海南鲜品”为统领的品牌矩阵,打造一批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著名企业品牌和省级农业品牌示范基地、“海南鲜品”农业示范基地,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升影响力、竞争力和溢价能力。
四是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立足海南优势资源,用好自贸港政策,加快科研成果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转化,引导农业企业、食品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餐饮门店、商超销售、社区网点、终端客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粮油、畜禽、水产、咖啡、椰子等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五是从卖好产品向卖好服务转变。做足“农业+旅游”文章,大力培育休闲渔业、乡村旅游等业态,深度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验项目,依托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将沿线和美乡村串珠成链,打造一批精品农旅路线。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将和美乡村建设成为观乡景、品乡味、享乡俗、忆乡愁的胜地。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践行大食物观、发展渔业产业方面有哪些建议?
何琼妹:休闲渔业是渔业“五大产业”之一,是拓展渔业多种功能、丰富渔业产业形态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休闲渔业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在促进渔业提质增效、带动渔民就业增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3)》,2022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839.25亿元,接待人数2.36亿人次。
休闲渔业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顶层设计不足、政策与支持有限、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国家层面科学制定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出台休闲渔业管理办法和休闲渔船管理办法,引导各地区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二是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建立休闲渔业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形成合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立用于休闲渔业专项的中央财政资金,鼓励地方政府制定适合地方发展实情的奖补标准和政策,加大金融创新,拓宽休闲渔业信贷融资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休闲渔业职业培训体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