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天价彩礼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对甘肃省M市各县区农村地区彩礼水平、彩礼外结婚支出等彩礼支付标准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天价彩礼的成因,及其对家庭、社会等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遏制农村地区天价“彩礼”的路径与对策,为推动乡村振兴赋能。
一、甘肃省M市彩礼现状
M市地处西北内陆偏远地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尤其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十里八乡婚丧嫁娶风俗各异,“彩礼”标准也各县不一,但均处于较高水平。
(一)各县区彩礼水平。通过到各县区走访调研了解到,M市整体彩礼在10万~30万元不等。按照城乡区域统计,市区居民最低,约在10万元;各县城居中,在10万~15万元之间;农村地区最高,达到20万~30万元。按行业群体统计,公职人员家庭子女之间的彩礼较低,自由职业者及农户家庭之间较高。
(二)彩礼外结婚支出细数。一场婚礼,除“彩礼”外还有众多其他名目的支出。在走访中了解到该市某农村男青年结婚,女方提出条件如下:在城区购买住房一套,含家具装修价格约100万元,10万左右的轿车一辆,彩礼26.8万元,三金(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3万元左右,离娘钱2万元,衣服2万元,婚纱照1万元,婚礼所需花费3万~5万元。总花费在150万元左右,普通农村家庭根本无法负担。
(三)中间商赚彩礼差价。在到各县走访中,街边的商贩们如是说:“这两年政府不让(婚介市场化集中化)了,前几年这块就是个‘人市’,大清早的都挤满人,媒人介绍费成不成都要500元,成了的两千元到一万元不等”,商贩口中的“人市”正是结婚难、彩礼高所滋生的一种婚介场所。据了解,M市很多乡镇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区域自发形成婚介集市,很多男青年奔波于“人市”和媒人家中,只为能够顺利找上对象。
二、天价彩礼的成因及危害
(一)天价彩礼的成因。一是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影响。农村地区“传宗接代”思想浓厚,加之M市农村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生产方式,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养儿防老”观念深入人心。以上因素导致农村地区青年男女比例失衡。二是女性人口流失。M市地处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青年通过求学、务工等渠道流向城市,但随着时间推移,男青年因城市购房压力,无法长期居留,只能选择回村成家立业,而大部分女青年思想、眼界发生了变化,大多在外地择偶。随着异地婚配数量的增多,导致原有的“通婚圈”被彻底打破。三是以嫁女纾困境。M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女方父母希望通过女儿出嫁索要高额彩礼以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或给儿子娶媳妇积累资金,导致彩礼金额持续攀升。四是攀比心理作祟。亲戚邻里之间互相攀比已成为当下农村地区谈婚论嫁的不良风气,谁家的女儿彩礼“议”了多少,首饰买了多少,给了多少“离娘钱”,哪个县城买了房、买了车,酒宴招待标准等都成了村头巷尾的热议话题。在攀比心理下,彩礼自然水涨船高。五是媒人推波助澜。媒人大都会按照一定比例抽取酬劳,为了获取更多收入,他们在婚介行为中会有意哄抬行情。媒人的提成费高达10%,有些媒人是“一个萝卜两头切”“吃了男方吃女方”,媒人的推波助澜也让彩礼一路高涨。
(二)天价彩礼的危害。一是增加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天价彩礼对普通农村家庭会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婚后夫妻生活也会陷入困境,甚至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破坏脱贫攻坚成果。二是造成“剩男”问题。高彩礼让部分农村家庭的男青年无法在适婚年龄完成婚配,使其成为婚姻中的弱势群体,游离于婚姻、家庭之外,在舆论压力下难免会自暴自弃,造成诸多社会问题。三是损害女性权益。天价彩礼往往会使得男方在家庭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导致婚姻关系不平等,女性遭受不平等待遇。四是扭曲社会观念。天价彩礼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婚姻的真正意义,扭曲了青年男女的婚姻观、价值观等。五是滋生不良行业、产业。农村地区结婚难催生的职业“红娘”收入颇丰,为了提成、佣金、中介费,串通女方骗婚情形时有发生,加剧了婚姻的不健康发展。六是婚姻不稳定,蔓延形成社会矛盾。通过天价彩礼牵线组建的家庭,闪婚闪离现象频发,离婚后彩礼返还等经济纠纷、家庭矛盾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因彩礼退还纠纷而打官司的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遏制天价彩礼、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一)文化铸魂,加强宣传引导。一是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遏制天价彩礼,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规划,将此项工作纳入各县区、乡镇年度考核,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向全市人民群众发出“摒弃天价彩礼,共创美好生活”倡议书,通过电视台、快手、抖音等平台立体式宣传,引导重新思考天价彩礼对家庭、社会、子女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危害。三是充分发挥当地抖音、快手网红等名人效应,要求自媒体达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为推动移风易俗、遏制天价彩礼发声,逐步扭转民众的思想观念。四是征集、编撰通俗易懂、直击心灵的宣传标语,如“天价彩礼,扼杀女儿的幸福”“幸福生活无需天价彩礼证明”“反对天价彩礼,抵制婚嫁陋习”等标语,让群众对天价彩礼反思抵制,起到全民遏制天价彩礼的群体效应。
(二)政策跟进,落实制度约束。一是设立“彩礼”上线。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情况,政府设立“彩礼”上线,明确何为“高彩礼”,在尊重群众文化习俗的同时,防止以婚嫁牟利。二是整治婚恋产业链。打击索要、炫耀天价彩礼的低俗行为,整治恶意炒作、诱导消费的媒体、婚介、商家等。三是加强政治动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动员基层党委政府干部、村“两委”干部、广大农村党员家庭等率先示范,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四是制定定期宣传、分期摸排的工作计划。针对各县区、乡镇村组,广泛开展遏制天价“彩礼”宣传教育,同时大力开展进村入户摸排,掌握各县乡农民群众对整治天价彩礼的反响、群众意识转变程度和彩礼价格走向。五是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道德治理作用。将抵制高额彩礼、拒绝婚事大操大办、破除婚俗陋习、禁止借婚敛财等道德规范纳入村规民约之中,并引导农民遵守执行。
(三)经济塑形,解排后顾之忧。一是建立农村女青年就业帮扶机制。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当地民营企业在各县乡开办种养合作社、农机机械租赁、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服装厂等适合女性的岗位,通过政策补贴、税收减免等吸引女青年回乡务工,缓解女青年流失问题。二是引导农村发展多元经济,鼓励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农民旅游等多元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家庭经济压力,减少对彩礼的依赖。三是推动农村教育与技能培训,增强农民专业、职业技术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各乡镇建立农村养老、医疗、失业服务站,通过政府兜底、村民运营、互利受益的方式解决农村养老、就医、就业等问题,解除家庭返贫风险。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