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是荆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移民村,由原巴东县三峡库区的村民整体迁入。全村现有村民401户1601人,其中土家族120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5%,耕地面积3817亩。先后荣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称号。
近年来,三峡土家族村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全力强组织、兴产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0年的几乎为零发展到如今的70余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移民来时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31500元,实现了由“空壳村”向“实力村”的历史性转变,蹚出了一条少数民族移民村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强组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选优配强“两委”干部,优化年龄结构,村4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2岁,均为高中及以上学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构建“村党支部+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和以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环境理事会、助学基金会、爱老互助会、“解哈较”矛调会以及交通劝导队为主的“七会一队”的自治组织体系;建立“党员评议支部、村民评议党员、村民互相评议”机制;采用小积分,将村民参与公益服务、集体活动、村务管理等情况纳入量化管理;开展“最美身边人”“清洁家庭”“洁安厨房”评比创建活动;创办《平原三峡》村内刊进行常态宣传,组建土家演艺队进行文化传承,促进乡风民风良性循环。
兴产业,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破解“村集体资源匮乏发展无门路”“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三峡土家族村主动作为,探索实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统一规划,修建大棚、采摘园、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村3200亩土地已全部流转,流转收益224万元/年,其中集体土地流转收益2.8万元/年。
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夯基础。瞄准城区“菜篮子”定位,充分利用地处城郊和土地集中连片优势,争取项目资金,相继完成田间沟渠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果蔬大棚区100亩、特色蔬菜基地1800亩。设施大棚以每月4元/平方米的价格租赁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目前已吸引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入驻,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3万元。
二是做强产业园区强支撑。充分发挥移民村、民族村优势,整合项目资金,科学规划布局,于2018年建成35亩村级产业园,包括厂房5栋9000平方米、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并配套完善了园区沟渠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目前,产业园已引进3家企业入驻,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60名,人均年增收4万元。
三是推动农旅融合蓄后劲。探索实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以10亩土地入股荆门铁饭碗餐饮有限公司,建成三峡土家风情园餐馆,约定由该公司经营20年,每年给予村集体6万元分红,20年后地面附着物等归村集体所有。以村集体创办土家吊脚楼式餐饮为龙头,同时辐射带动村民开办农家乐10余家,在江汉平原传承土家美食,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经营主体年增收5万元。
四是发展电商产业添动能。依托玖元日杂商行和多福食品有限公司,以“电商+直播+短视频”的线上营销新模式宣传推介本村农户土家熏腊肉、腊猪蹄等农特产品,月销售额达到3万~4万元,2022年冬季帮助10余户农户直播销售农产品,户均增收1万元。
(供稿:湖北省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