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鸭蛋“跑”出六连红
时间:2023-11-22 14:20:47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 字号:【

  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全村总人口1480人,有水旱田面积1618.8亩、坡地面积8617.35亩、林地面积2701.65亩。农业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在种植方面,主要种植橡胶、龙眼、槟榔、胡椒、荔枝、菠萝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420亩;在养殖方面,主要养殖蛋鸭、小黄牛、猪等,其中有近40户农户养殖蛋鸭,全村日产鸭蛋7万枚左右。六连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按照省、市、镇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农村产业模式,打造“农户+小微企业+电商”的特色产业链条,奠定了农民增收基石,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2年底,六连村获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一、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2021年6月以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组织各村民小组长、部分党员和群众代表先后赴海口、三亚、儋州、澄迈等市县开展产业项目调研,同时还入户走访本村农户,了解农户自家产业情况,听取他们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论证,最后确定以咸鸭蛋深加工为切入点,在六连红色广场新建食品厂,主要生产加工咸鸭蛋、蛋黄、粽子和海产品,带动本村村民并辐射周边村民发展产业。

  (二)聚集合力,探索合作运营新模式。由村集体与港北老渔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万宁市禄禄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集鸭蛋加工、特色粽子加工、海产品加工、农产品展销中心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项目,村集体出资50万元,占股20%,港北老渔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00万元,并负责管理、技术和运营。双方约定,不论盈亏,村集体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3万元;如后期企业发展壮大、盈利增长,村集体按照占股20%获得分红。

  (三)共赢发展,实现增收就业两不误。村集体利用中央和省市扶持的产业发展资金400万元,建设食品加工厂厂房并购买部分生产设备,以每年租金5万元的价格租给万宁市禄禄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使用。2021年11月,厂房租赁收入5万元和保底分红3万元已转入村集体经济组织银行账户中,实现村集体经济当年增收8万元。

  (四)就地取“才”,培育本村“土专家”。为有效解决村民就近就业,万宁市禄禄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本村定期举办鸭蛋加工技术培训班、粽子裹绑技术培训班、真空打包培训班等,给本村创造60个就业岗位,优先解决了当地低收入群体就业难题,为想要务工又缺乏技术的村民提供再就业培训机会,增强了他们自信心和满足感。

  二、发展成效

  (一)村民收入明显增加。六连村以前农户养鸭产出的鸭蛋销路不稳定,存在滞销的情况,但随着六连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加强,现在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不愁销路,对于投资扩大生产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村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从个人务工收入看,端午节期间,粽子厂等计件工人平均日工资240元,技术能手最高可达400元/天,其他岗位固定工资每月在2500~5000元之间。从村民收入看,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3597.71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2.4万元。202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6万元。

  (二)集体经济明显壮大。2021年初,六连村还是集体经济“空壳村”,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六连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明显增强。2021年村集体入股50万元,每年获得厂房租金5万元、保底分红3万元和20%股份盈利分红。2021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元,实现了消除 “空壳村”目标。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万元,集体经济明显壮大。

  三、经验与启示

  (一)要注重党建引领和人才引进。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要不断强化党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领能力,用党的领导、党的组织优势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发挥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创业,只有夯实人才基础才能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二)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六连村围绕当地鸭蛋特色产业,开展合作联合,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竞争优势。产业振兴要靠特色,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谋求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三)要重视农村电商平台的作用。传统农村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以及家禽、牲畜喂养为主,易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万宁市禄禄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直播带货、淘宝开店等方式,将产品直接销售到全国各地,有效解决了产品销路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发展乡村产业,要重视农村电商平台的作用。

  (本文系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