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兴产业 赋能求共赢
时间:2023-10-16 09:03:27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 字号:【

  四川省汉源县山里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用好社企对接服务,借力邮政系统的电商、物流、资金流,探索涵盖农业产业全链条的“政府引导+邮政系统支撑+合作社牵引+农户生产+上下游企业对接”的多方合作模式,增收致富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显著提升。

  四川省汉源县山里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雅安市汉源县富庄镇陈河村,有成员 112户,水果种植面积达 2800余亩,其中甜樱桃标准化生产基地270亩,年产值 1800万元。合作社积极与汉源邮政公司开展社企对接,在农资服务、农担贷款、拓展销售渠道、收寄服务等方面达成全面合作,提升甜樱桃种植品质和收益,探索涵盖农业产业全链条的“政府引导 +邮政系统支撑 +合作社牵引 +农户生产 +上下游企业对接”的多方合作模式。

  一、着力质量提升,产业发展迈开步

  一是技术提升。合作社成立技术服务队,对全体成员进行分组结对帮扶,指导成员严格按照《汉源县甜樱桃标准化技术规程》栽培管护甜樱桃,按照一个标准修枝整形、人工授粉、人工套袋。合作社要求成员使用有机肥,严禁使用激素药物,对成员的 2000余株达标果树实行编号挂牌管理,对达标果树和果农实施双认证并发放证书,从而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合作社定期聘请“土专家”和县农业农村局果树站高级农艺师现场讲解果园管理方法,提升果农管护能力。2022年合作社组织果农参加培训 33场次,培育樱桃种植能手 280名,苹果、李子等种植能手 340名。

  二是农资保障。合作社与县邮政公司合作,利用邮政资源优势,精选邮政分销的化肥,为合作社成员统一提供复合肥产品 200吨,每年通过农资“优惠购”统购统销农资产品 200吨,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降低农资成本35%。

  三是品牌打造。经过连续 6年的统一管理与标准化种植,得益于汉源独特的地理气候,合作社生产的甜樱桃外观黑亮如珍珠,糖分高达25%以上,常温下能自然保存 7天以上。合作社注册“甜嘴河”商标,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18年以来,合作社的甜樱桃通过邮政分销并引入电商平台助销,销售价格上涨 50%,销售额从不足 70万元增加到 1800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年收入从 2万元增至 25万元,带动 40余户贫困户整体脱贫。

  二、聚焦金融支撑,提升经营硬实力

  一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2018年,合作社在规模经营中遇到了流动资金短缺困难。在与县邮政公司对接后,邮政公司联系邮储银行主动上门提供贷款服务,解决了资金短缺困难。合作社共获得邮储授信的农担贷款 2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肥料、农药、果袋等生产资料的购买,彻底解决了合作社生产中的现金流缺口问题。

  二是田间地头上门服务。社企对接以来,在产品销售季节,合作社与汉源邮政密切配合。邮储金融服务车开到田间地头,为成员办理现金存取等资金结算服务,共为合作社成员及当地农户开办银行卡 300余张,开办 ETC卡150余张。开通邮政“扫码付”后,同等利率下合作社成员可以获得低价农资,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拓展销售渠道,助力增收鼓钱袋

  一是稳定线下销售。为突破销售难的瓶颈,合作社连续 4年参加邮政公司在成都召开的汉源甜樱桃推介会,借助各地媒体、农产品经销商和电商平台,宣传推广合作社甜樱桃,提升知名度,为合作社带来大量的销售订单。2022年,合作社与邮政合作共签订 9.5万单,销售 190吨甜樱桃,销售额达1000万元。

  二是拓展线上销售。合作社依托邮政公司邮乐网、易邮铺等邮政平台,积极参加“惠农助农、樱味邮你”直播带货、汉源甜樱桃现场“秒杀”活动。通过直播带货渠道,合作社与邮政合作销售甜樱桃 150吨、销售额 800万元,销售苹果 35吨、销售额 24万元。

  三是创新采摘销售。合作社开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服务,引入游客实地参观,技术人员讲解,让游客了解甜樱桃种植过程,体验采摘乐趣,带动产品销售。2022年,合作社累计接纳游客近 1万人次,实现销售额 300万元。

  四、优化物流寄递,服务保障便捷化

  一是做好包装保障。为保障甜樱桃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合作社与邮政公司紧密合作,为甜樱桃量身设计包装箱、冰袋等物料,使甜樱桃在销售途中不受损害,确保安全到站。

  二是做好时间保障。为实现“刚下枝头即上餐桌”的目标,按照合作社需求,邮政公司优化网运线路,增开一个频次车辆直达成都分拣处理中心,确保在汉源收寄的甜樱桃当日运抵成都,一线城市次日达,其余城市 3日内送达。

  三是做好服务保障。在邮政公司的协助下,合作社靠前服务成员,设立邮件临时收寄点 4处,直接将收寄网点开在田间地头,便于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寄递。2022年以来,通过邮政合作的寄递业务,成员共寄递 200吨水果,运费下降35%。

  (本文系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