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是亿万农民的“命根子”,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抓住改革契机,向土地要效益,不仅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庄人居环境,还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80多个,为村民增加收入100余万元。如何更好地在“三块地”上做好强村富民文章,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鼓励特色产业发展,在农村承包地上实现稳步增收。土地历来是农民的命根子。目前,绝大部分农民还是通过种植农作物获得稳定的收入。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行多种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白塔村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的主要抓手,确保了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一是巩固提升全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帮助村民扩大南天竹种植面积,利用多种形式拓展渠道,全村3000亩南天竹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加快发展瓜果采摘产业。目前,全村有葡萄、黄桃、红美人橘子等精品水果20多种,并通过乡村旅游、田间直播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三是将当地的“土特产”深度加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将精品大米制成了白酒和乌饭米,蓝莓、桑葚等制成干货食品,纷纷成了游客的抢手货。2022年,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5.5万元。因此,各地可针对农村实际,对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性扶持和技术服务。
第二,逐步建立农民新型住宅小区,切实保障农民居住权。建立新型农民住宅小区,有利于在有限的土地上保障农民居住权,有利于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和村庄长远规划的实施。近年来,白塔村对部分不保留的自然村,严格控制农户建房,围绕打造“城乡创新融合发展实验区”的总体定位,通过主客共享的新公共设施建设、江南田园的新乡村环境营造、城乡新休闲空间的融合发展,采取农民宅基地转换的方式,打造了“云湖山居、心享田园”的农民新区。一期工程已建设农房47套,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美化了村庄环境,受到了村民的关注和拥护。通过农民新区建设,既保障了农民土地权益,满足了农民多元化居住需求,又通过改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并可将农民腾退的宅基地作为乡村振兴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重视做好农村新型小区建设的政策性扶持和规划工作。
第三,鼓励创立新型经济管理组织,实现闲置宅基地整体开发。如果把村民闲置的宅基地委托给村集体,由村集体代持村民股份,再与外界谈合作,通过出租、合股等形式,将会让闲置宅基地得到充分利用。村级可以成立专门宅基地利用组织,将进入新区农户的原有宅基地保留,收归村集体所有,统一管理经营,效益分红成果由全体村民共享。如果将新区农户的原有宅基地全部一次拆除,势必变成一块荒地,加大了农村环境整治的难度。若能继续保留,不仅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经济收益。因此,村级可在政府指导下,积极探索和研究利用新经济组织盘活闲置宅基地,实现集体和个人双受益。
第四,扶持民居民宿产业发展,实现闲房变钱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人到城里打工,农村闲置房屋较多。近年来,白塔村通过宅基地出租形式先后新建了多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民宿,在给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光彩。鼓励利用农房改建特色民居民宿,一方面要鼓励城市居民租住农房,或利用原有农房改建民宿;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民宿临时性配套用房和休闲场地,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达到农民致富和村级增收双赢的目的。
第五,对旅游重点村增加必要的用地指标,让美景变钱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方面。然而,当前村级建设用地指标较少,有的村基本没有,影响了社会资本下乡进村。近年来,白塔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了不少文旅项目前来投资。2022年,在村集体土地指标紧张的情况下,精心谋划,创新形式,用22亩集体经营土地入股白塔影视产业有限公司,建成“中国微电影·打铁花”大型演绎项目,不仅提升了乡村旅游品质,也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政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