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以建立健全发展机制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径,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2022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25.4%,村均达605.8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42.8%,村均达249.1万元;全市所有行政村年经常性收入达15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
发展路径
农村土地整治型。支持符合规划、有条件的村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产生的节余指标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也可由镇(街道)统筹使用,并按一定比例对村进行补偿。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所得收益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通过土地复垦,整治土地面积148.06亩,季节性流转给种植大户,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10万元。
标准地建设型。加快推动农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大力推广委托流转模式,发挥村集体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土地资产盘活。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标准地改革,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整合,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如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将碎片化耕地集中成为“万亩方”高标准农田,引入省级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近5年,火炬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85.32万元增长到1157万元。
飞地抱团带动型。通过县(市、区)、镇(街道)统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异地联建或联购物业资产等方式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村集体按照相关投资比例享受租金收益。如嘉善大云中德生态产业园项目由全县22个村(17个重点扶持村)共同出资9400万元成立嘉善县强村创业大云投资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占地50亩,建设高标准厂房6幢,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940万元。
生活服务增收型。通过镇(街道)引导区域内各村共同组建劳务服务队和劳务中介公司,开展绿化养护、物业服务、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和工程施工等各类服务。如桐乡市石门镇颜井桥村联合该镇其他10个村成立桐乡维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镇、村和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物业管理、道路保洁等服务,2022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村集体分红超275万元。
生产服务增收型。以村为主体建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机服务队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为重点,聚焦统一机械作业、育供秧、植保、烘干等服务环节,集成式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如海宁市由村集体牵头组建海宁市钱江潮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当地农户提供全程托管、种子供应及代育秧、统一农业投入品供应、粮食烘干、无人机飞防作业等服务,2022年实现收入296.81万元,利润18.36万元。
闲置资源激活型。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发展物业租赁项目,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生产、加工、仓储等服务。强化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鼓励村集体招聘乡村职业经理人(团队),将闲置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合作、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开展村庄市场化经营。如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一层,景区周边的厂房、闲置房屋、闲置猪棚、闲置小学等资产资源租赁下来,经整治、改造,引进社会资本发展餐饮业,村集体年创收可达70万元。
乡村产业振兴型。深化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村集体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农业产业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新业态。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农业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推广农业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农创园、共富体等模式,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如平湖市打造产业联结模式,引导村集体组团建设农产品储存冷链物流体系、粮油产业社会化服务基地,参与长三角农博汇冷库、餐饮、停车场等配套服务建设,共启动项目7个,总投资约1.4亿元,年增收1200万元以上。
美丽经济转化型。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业态,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有条件的村深挖乡村文化,打造文旅项目、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强化村庄旅游运营团队建设,鼓励发展不同形式的乡村文旅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强村公司、村庄经营、合作共营等多元运行机制。如海盐县将雪水港、丰山、北团等相邻村的红色旅游、党建基地和文化景点串点成线、组团发展,成功打造绿野仙踪乡村旅游风情线和“丰山溢水”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2022年,相关景区共接待游客数达170万余人次,营业收入达2900余万元。
产权交易增收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将产权交易纳入产权交易平台,实行公开招投标、公开协商,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提高农村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如海宁市将海昌街道聚鑫商厦底楼4号商业用房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价,成交价格为20.93万元/年,溢价率75.41%。
节支增收型。深化推进“阳光财务”,落实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劳务用工管理、非生产性开支、农村审计巡查等制度,推行农村集体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强化集体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加强村级集体闲置资金竞争性存放管理,盘活村级存量资金,提高资金存放收益,确保村级集体资金保值增值。如秀洲区洪河镇落实村级闲置资金竞争性存放有关规定,3年来已累计定存资金2.5亿元,利息收益375.56万元。
经验启示
要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嘉兴市始终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形成了由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调研亲自抓,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研究具体抓,相关部门参与合力抓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研究相关政策落实、项目推进等重大问题,确保政策措施和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对县(市、区)目标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责任,确保集体经济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要善于用好一系列扶持政策。要善于用扶持政策去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资金、土地、人才、金融等各种瓶颈制约,从而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嘉兴市连续出台四轮“强村计划”,积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如政策取消了重点扶持村和一般村参与县域飞地报团的次数限制,并根据参与次数对村集体匹配相应的资金奖补和土地指标。
要选优配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人才”,要充分发挥好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核心作用。一方面,要选优配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善于挖掘思路宽、懂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全面实施“领雁计划”,深化推行“导师帮带制”,选好派好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常态化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提升村干部乡村经营能力,助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村经济指导服务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