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推行“三变”改革、统种共富等多项举措,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资源利用、物业管理等模式,推动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2022年,鄂尔多斯市735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额为82851.05万元,较上一年增长41.98%,平均每个嘎查村112.72万元;嘎查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额为26788.83万元,平均每个嘎查村36.45万元。
一、认清形势,取长补短寻找发展突破点
农村牧区集体资产家底基本摸清。通过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系统,全市农村牧区集体资产约75.33亿元,其中流动资产32.38亿元、农业资产1.14亿元、长期资产2.33亿元、固定资产39.34亿元、其他资产0.16亿元。
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中有增。202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251个,其中,集体经济纯收入50万元以上的120个,经营性收入全部在15万元以上。
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丰富。通过对全市嘎查村集体经济情况分析,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扶持资金、企业投入资金和农牧民自筹资金。其中,享受和使用上级产业发展资金的嘎查村有158个,使用扶贫资金的有312个,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资金的有319个,通过村民入股等方式自筹资金发展的有313个。
农村牧区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多样。通过对各嘎查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内容分析,发现各嘎查村不同程度地形成一种或者多种主导产业。通过固定资产租赁的嘎查村有410个,通过土地集中连片经营的嘎查村有340个,发展养殖业的嘎查村有257个,通过劳务服务发展的嘎查村有262个。
二、主动作为,从“输血”到“造血”的思路转变
党建引领示范建设。强化以党建为引领,着力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力量,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明确支部书记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两委”干部带头开展招商引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育好“领头羊”和“引路人”。全面启动“五星达标、特色培育”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创建工作,累计验收挂牌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五星”18个、“四星”22个、“三星”24个。
统筹谋划专班工作。成立鄂尔多斯市二产带动一产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产业振兴工作专班,编制落实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计划,研究制定嘎查村集体经济培育举措和扶持政策,引导本土能源企业通过多种模式转型投资建设农牧业项目,充分挖掘工业能源企业各类需求要素和农村牧区集体经济资源要素,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全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
专项奖补带动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奖励和补助。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申报中央重点扶持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112个,落实扶持资金14075万元,辐射带动了一批种养殖、农牧产品加工、冷藏保鲜、乡村旅游等项目,累计为相关嘎查村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6928.66万元。
贴息贷款激发活力。出台《鄂尔多斯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产业振兴办法》,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并先后注入1亿元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按照风险补偿基金和信贷额度1:10放大比例跟进信贷投放,同时,政府给予3%的贴息,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累计放贷927个项目14.26亿元,下达贴息资金4853.04万元,有效缓解了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带动集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激发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活力。
加强后续跟踪服务。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面向全市从优选聘从事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工作的农技人员等为辅导员,加强对村级创收项目的跟踪服务,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梳理国家、自治区和市级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制定形成政策体系,画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思维导图,明确了4大类20小类政策项目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支持政策充分高效发挥效益,以项目带动集体增收。
试点带动创新发展。印发《关于推进农村牧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东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及时推广“一社N部”和“1+N”体系模式,在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上全面发力。累计打造“三变”改革农村牧区集体经济试点54个。
三、不断探索,从“单一”到“五型”的模式拓展
资源利用型,开源拓流筑“引凤梧桐”。合理利用国土“三调”新增耕地、未发包土地、“四荒地”、养殖水面等土地资源,采取转包、出租等方式,发展乡村产业,把土地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挖掘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伊金霍洛旗龙活音扎巴村集中整合改造村内土地和零散宅所,由企业统筹运营和管理,发展乡居公寓式物业,通过房屋认租、动物领养、土地认植、果树认领、实践见习等活动,形成居、学、游、农、商生态经济循环圈,提升单位内土地和资产的生产效率。
物业管理,包办服务得“溢价增值”。建立健全集体资产使用权有偿承包制度,以嘎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投资主体,通过盘活闲置设施、集体固定资产及农牧户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以自主开发、承包经营等方式,兴办商铺、农贸市场、仓储设施、农(牧)家乐发展集体经济。薛家湾镇宁格尔塔村将闲置土地入股合作社统一经营,盘活资产,共享红利。组建了准格尔旗互助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130万元购买和流转村里大、中、小型农机具15余台,将旧村委会闲置场地改为农机库房,有效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产,将互助农机合作社对外出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居间服务,顺应形势助“借梯登高”。充分发挥居间作用,开展耕种防收、农资采购、技术指导、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加工仓储、品牌包装、产品销售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带动了小农牧户节本增效,拓宽了集体收入路径。达拉特旗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坚持村级党组织领办,对土地进行集中连片整合,推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探索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共富联盟”的新路子。2022年人均分红达到18000元,较2018年增长了2.4倍,通过提留分配,侯家营子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官牛犋南社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增收124万元。
入股合作,大胆探索赢“改革红利”。鼓励嘎查村集体积极开展“三变”改革,按照按股分红等方式,将集体资产和财政扶持资金等入股到经营稳定、发展前景较好的农牧民合作社和工商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利润分红,增加集体收入。乌审旗庙滩村依托化工园区建设农贸市场,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全体村民将每人8000元的征地补偿款入股农贸市场建设,真正成为农贸市场的股东,并享受每年人均1400元分红收入。随着劳务公司成功打入园区市场,2022年的村民分红总额将突破300万元。
产业经营,精耕细作育“老树新芽”。充分利用嘎查村资源优势,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发展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开展专业化运营,带动农牧户发展农牧业有关产业。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麻黄套村组建了富邦、益农等3个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走上了“五统共赢”模式,实现了生产经营规模化。抱团发展特色农产品,增加市场话语权和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户均增加可支配收入1.7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与农牧民的双受益双增收。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