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直说“小平台”凝聚基层治理“大民心”
时间:2024-01-05 11:21:09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本刊记者 徐 明 字号:【

  “前段时间下大雨,把村里的道路冲断,路基冲垮,需要维修。”

  “我们组里的小广场地面还没有硬化,能不能协调硬化一下?”

  “请村‘两委’给我解决一下我和邻居土地边界不清的事,人家现在房子都已经修好了,占用了我的地界,我们两家也跟仇人一样,在一起就是吵架,根本说不到一块去,所以请你们出面给调解一下,把边界弄清楚。”

  这是日前记者在甘肃省陇南市采访时,在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台账本上,看到的群众各项诉求。小到家长里短和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民生问题,林林总总地在台账上清晰可见。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陇南市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工作导向,在总结基层治理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并于2022年7月在全市推行,通过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有力化解矛盾纠纷、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基层组织力,打造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

  搭建平台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何为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据陇南市副市长张永刚介绍,“1”即组建一个工作机构,明确“向谁说”。陇南在全市3160个行政村全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由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的“民事直说委员会”,实行民主议事。“2”即运用两种诉说方式,明确“怎么说”。采取“现场诉说”和“网上诉说”两种形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及反映问题渠道。现场诉说包括“群众说事室”,每月固定一天召开群众说事会,常态化开展入户摸排等;网上诉说包括村、组建立的“民事直说”微信群,开发推广的“民事直说”微信小程序。“3”即瞄准三类突出问题,明确“说什么”。一是村里事,涉及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二是邻里事,如突发性矛盾纠纷、邻里关系长期紧张等;三是家里事,如婚姻情感纠纷、经济财产纠纷等。“4”即采取四种解决办法,明确“怎么办”。针对具体问题科学研判、分类处理,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等四种办法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为何要制定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说起制度设定的初衷,陇南市委副书记蒋小丽娓娓道来,“推广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就是要社情民意‘早掌握’、群众诉求‘及时通’、发现问题‘快解决’,搭建起干群沟通互动的‘连心桥’,让党员干部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实事办到群众需要处,用真心服务赢得群众的满意度。”

  每月10号,是两当县鱼池乡乔河村“民事直说”的日子。一大早,乔河村村民刁成铭收拾齐整来到村委会会议室,准备说两句。“‘民事直说’刚开始时,好多人说这都是走过场的,没啥用!可是没想到,提出的建议,干部们都记在了心上,好多事都给我们解决了……”说起“民事直说”,刁成铭有一箩筐的话要说。上午9时,乔河村的“民事直说”准时开始了。“希望村里能多邀请技术专家来给我们讲讲课。”“我想加入村里的志愿者队伍,没事可以帮忙打扫村里的卫生……”刁成铭在内的十多位村民围绕产业发展、村上急需解决的事情积极发言。村“两委”班子也来参会,听大家说心事、说难事。一上午时间,乔河村的“民事直说”解决了好几件“麻烦事”。

  一直以来,陇南市按照“整乡推进、城乡一体、整县提升”的思路,确保“民事直说”机制在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陇南市各县区紧盯村级说事机制建设,逐村排查民事直说委员会建立及运转、委员配备及作用发挥、议事规则制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确保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组织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不仅如此,陇南还结合城市社区工作特点,依托社区“大党委”和党员“双报到”机制,以社区或居民小区为单元,灵活设立民事直说委员会,健全完善议事规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把“民事直说”机制延伸推广到全市 122 个城乡社区。在县级层面,各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健全完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统筹调度、督导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机制,分级制定任务清单,确保民事矛盾不上交。

  “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通过明确和建立向谁说、怎么说、说什么、怎么办的制度和举措,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服务群众平台,最大化实现了‘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的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重要论述精神的有效探索和具体实践。”陇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登奎说。

  群众参与 推动矛盾纠纷工作化解

  如今有话直说,遇事商量,几乎在整个陇南成为一种风气。

  采访期间,记者在陇南市所到的行政村都设有“说事室”,随处可见“民事直说”二维码,扫码即可进入“民事直说”网络平台。行走在多个乡村、社区,也能发现该工作法在全面推行中已然深入人心,随机问起一位群众是否知道“民事直说”时,得到的都是肯定回答。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陇南市瞄准群众关心的“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大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内路灯老旧失修、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小到邻里间争吵斗嘴、独居老人生活物资采买、夫妻感情不和等,党员干部将出现的所有矛盾纠纷进行归类梳理。根据矛盾大小、轻重缓急,按照“红色特急、橙色加急、黄色平急、蓝色一般”四个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对症下药、挂单销号,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群众烦心事少了,点赞声多了。

  “家里的老人不识字,我们还要打工挣钱,希望村上能帮着给家里的孩子辅导下假期作业,开学也就能跟上了,我们在外打工也就放心了。”今年暑假前夕,在陕西务工的成县店村镇东山村群众王耀峰通过民事直说“码上说”反映。东山村民事直说委员会在收到群众的诉求后,召开说事议事会商议,“王耀峰反映的事情不是他一家的事,我们村上有好几家的娃娃大人都在外打工,假期学习确实是个问题。”经过商议,村里决定采取“干部领办”的方式,由有着幼师工作经验的村文书领办、妇联主席协办,招募退休教师、村干部家属、乡村教师、返乡大学生开办暑假辅导班,将全村的7名留守儿童集中到村委会,每周二、周四下午2点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切实解决暑假期间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安全无人监护的问题。

  “从过去几年农村发生的一些恶性案件看,大多是由家庭琐事、感情纠葛、邻里纠纷等一些小事引发的,其根源在于当事人缺少诉说对象、情绪缺乏释放出口、特殊群体缺失温情关心,最后导致一些小事发展成大事。”康县县委书记张书怀说。

  “老邻居,事情也调解成功了,我们就和和睦睦的,以后还要多关照,相互帮助……”近日,康县岸门口镇张家河村村民张某起身双手握住邻居王某的手以示致歉。随后,张某转身对调解人员说:“感谢你们,幸亏你们来调解,终于解决了我的心结,心情都舒畅了。”“邻里事、家里事很多都是私事,群众往往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不愿意去说事。民事直说工作法把这些小矛盾、小情绪,全部纳入说事议事和领办包办范围,通过干部入户走访、提前介入调解等方式,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办、难有人帮,群众的心气顺了、怨气小了,也就随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小积怨酿成大祸的悲剧不再发生。”岸门口镇党委书记杨新颖感慨地说。

  据统计,2022年,陇南市通过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8500多件,信访总量、网上投诉、重复信访同比下降18.02%、20.79%、18.06%;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量和检举控告量同比下降20.9%、30.8%;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命案同比下降23.2%、19.7%、47.8%。2023年1-9月,全市化解矛盾纠纷9952件,防范预警处置个人极端事件46起,信访总量、重复信访同比下降22.3%、41.1%,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8.7%,因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的案件也大幅下降。

  强化措施 提高群众诉求办理质效

  微微心愿,凝聚民心。“事情顺利说出来了,但是群众满不满意,关键还在于能否解决问题。”陇南市委政法委书记李逢春说。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制定了“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4 类办事方法。对群众诉求简单、村(居)有能力解决的小矛盾、小纠纷、小问题,现场及时处理,当时反馈结果。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多次重复反弹的事项,建立村(居)“两委”班子包抓专办制度。重大矛盾“村镇联办”,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报到承接”、限时办结,对乡镇(街道)不能办理的,逐级上报,提请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结果及时反馈当事人,接受村民监督评价,形成办事闭环。同时,通过建立“民事直说”事项台账、受理事项限时反馈和限时办理、逾期未办督促提示和办结评价考核等配套制度,确保“民事直说”事项及时妥善办理,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蓝天白云新房子,美得很,可这电线咋乱七八糟的?有点影响家乡的‘颜值’了么。”前不久,两当县站儿巷社区居民杨忠贵给常年在外打工的亲人拍了一张家乡街道的照片,却得到对方这样的回复。杨忠贵跑到街上观察了一番后,皱起了眉头,“之前咋没注意到这事呢?不仅不好看,电线缠在一起老化了也很危险啊。”杨忠贵立马拿起手机,照着社区干部给自己教的使用方法,进入“陇南民事直说‘1234’两当平台”小程序提出事项:街上的网线、电线杂乱,需要整理。

  收到事项后,站儿巷社区民事直说委员会成员迅速核实情况,将其列为需要“镇村联办”的“黄色”平急事件,及时上报镇党委政府,协调联系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公司及相关职能部门对镇区网络线路及设施开展全面整治改造工作。如今的站儿巷社区街道放眼望去,再也不见相互交织缠绕的“蜘蛛网”,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线路。“我通过小程序提交的建议,没有想到站儿巷社区党支部这么快就把这件事办好了!”杨忠贵翘起大拇指高兴地说。

  “民事直说”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还赋予群众对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权、评价权,凡事有结果、见实效、有实评。“事情办得行不行,村民最后要点评。”徽县伏家镇贺店村支部书记锁宝林说。记者在该村的民事直说台账本上看到,匿名测评表中罗列了上月村民提出的一系列等事项,每件事项后都有办理人、办结用时等信息,村民现场勾选做出是否满意评价。经现场统计,各事项群众满意度均超98%。“村干部就是为群众办事情的,群众有了诉求,我们当干部的就要冲在前面,想办法予以解决。”锁宝林说道。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陇南市的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生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两年来,该工作法如雨后春笋,在陇南全市遍地开花,百花齐放。鲜活的数据彰显出其温度和力度:自2022年7月以来,陇南市通过各种说事平台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54万余条,办理事项11.02万余件,办结率95.49%。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用“小行动”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大安全”,用民事直说“小平台”凝聚起了基层治理的“大民心”。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