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农村要留得住乡愁,必须振兴乡土文化。只有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桂花村近年来不断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乡村微治文化,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育和谐、以文化促善治、以文化促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巧妙利用村庄空间布局,呈现丰富文化内容
桂花村公共文化空间在村中各处均有分布,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桂花村下桂片区,由国道至村委会的主干道旁,可以见到宣传展板和壁画。壁画多位于村民庭院院墙外侧,宣传栏则根据场所功能绘制相应内容。如村庄卫生室附近设置有“桂花村健康教育宣传栏”主题展板,垃圾分类点旁有垃圾分类宣传展板,北侧村口亦有一处关于桂花村村史的大型宣传墙。
村庄公共文化空间具备多种功能,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村口大戏台具有文化交流普及功能,主要用于表演节目、放映电影等。大戏台前广阔的空地则是村民跳广场舞的空间。大戏台旁有法治文化公园,附近还有篮球场。路边空地设置有桌椅,是村民平日休闲唠家常的场所。村委会旁有小凉亭,经常有村民在此聊天。村中还建有桂花村故事馆,用实物和老照片讲述桂花村的历史。公共空间为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结提供了契机,让村民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对村庄产生更深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以村庄为核心,挖掘不同层面的优质文化资源
宣传展板、壁画、公共文化空间所呈现的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几个重要部分,分别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对日常生活具有实用价值的卫生与科学文化知识。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壁画宣传内容以与桂花村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古代时期发生的故事如“桂花村驻军”“桂花古迹”等,由图画和简洁的文字说明组成。图画是黑白水墨画,文字为手写隶书字体,独具特色。独特的传统元素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此外,村中施姓为桂花村的大姓,其家族成员始终铭记施氏家训,以恪守家训为荣,以传承家风为任,利用家规家训,弘扬家庭美德,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壁画中还包括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桂花地下党活动”的内容,村中建有红色桂花纪念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革命岁月为村庄解放作出奉献和牺牲的先辈;在那些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入党的老党员家门口有老党员生平介绍。通过呈现和宣传革命时期的历史,培育村民爱国主义情感,深刻体会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壁画中还有“桂花知青”“桂花移民”相关内容,讲述了桂花村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过程。路旁墙上还有巨幅壁画,一处三层小楼的整个墙面上,书写着“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大字并配有简单插图。村委会墙上画有卡通人物和“来了桂花村就是贵客”的标语。这些壁画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桂花村村民和来到这里的知青,一起建设桂花村的奋斗历程,并继续以崭新的姿态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与力量。
传播具有教育功能的科学文化。村里宣传栏设有专门的主题栏,发挥特定功能并定期更新。如“健康教育宣传栏”上就注有“2022年第四期”,内容包括“卫生健康知识”“传染病防控知识”“应急救护知识”等模块。具有特定主题的乡村文化宣传栏,既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可以引导村民学习新知识,掌握生活实用技能,具有较强实用性。
打造乡村微治文化,实现以文促兴目标
为发挥乡村文化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构筑村民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桂花村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微治融合的以文促兴道路。通过展示文化空间的建设、丰富文化内容的挖掘,起到凝聚人心、增加村民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提出“人人都是保洁员”的理念,打造出基层治理中的乡村微治文化,进而实现以文促兴的目标。
以垃圾治理为切入点,营造乡村人人参与治理氛围。在“人人都是保洁员”的理念引导下,桂花村动员全体村民参与村庄卫生保洁工作。将全村划分为12个保洁区域,把垃圾问题分解到户、责任到人,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方面村民热情低、雇人开销大的难题,村庄庭院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随后,村庄以此为切入点,深化“人人都是当家人”的乡村文化,立足保洁片区构建乡村微网格,在片区内开展微走访、微服务、微调节、微疏导、微调动,顺利进行了污水治理、道德评议、纠纷调解等公共活动,调动起村民积极性和荣誉感,激发主人翁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的治理氛围。
发挥“微”治“大”力量,探索治理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桂花村致力于打造“五治桂花”乡村治理品牌,其中“文化引领、行德善治”这一品牌凸显桂花村乡村文化建设的特色。桂花村从“挖掘乡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塑造德善形象”三处着力,通过发动村民积极挖掘本村文化、创编歌谣、开展主题评选活动、打造和美乡风等具体举措,构筑桂花村独特的精神家园。目前,桂花村重点打造的三张牌,分别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依托本地人才优势,吸引乡贤返乡创业;依托村庄人力资源优势,打出“桂花三宝”品牌。尤其是“桂花三宝”的品牌,即美丽勤劳的桂花嫂、所向披靡的“泥腿子”铁军和温馨有力的“桂花精神”,在讲好桂花村故事的同时,让村民从文化发展中体会到经济发展的实惠。
以文化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反哺文化建设。村庄的经济支柱除农业外,以特色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地位。村“两委”努力将桂花村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上,通过“户头会”的方式实施全过程民主,将农旅牌与文化牌结合,目前开发的特色文旅项目包括卡丁车、索道、民宿等。通过与乡村文化建设联结,与特色农耕文化结合,挖掘特色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将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从而助推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游客的到来,不只是助推产业发展,也为传播桂花村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