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打造“四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
时间:2024-01-05 10:08:11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王洪明 乔木春 杨 旸 字号:【

  近年来,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农交中心”)始终坚持公益性为主,潜心服务“三农”,立足辽宁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实际,全力打造“四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依靠市场独立生存发展的新路径。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各类产权交易1.2万宗,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实现溢价增值1亿多元;交易服务覆盖全省14个市、58个县、612个乡镇,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已经连续3年实现自给自足、独立发展。

  一、不忘初心使命,打造“责任型”交易机构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沈阳农交中心党支部始终把站稳服务“三农”立场,保持公益底色作为根本,带领全体人员不忘初心使命,坚定“活权”“赋能”目标,强化了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的使命,激发出下沉基层、服务乡村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是维护交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按照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全流程线上交易要求,沈阳农交中心建设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流程线上服务功能的交易信息化系统。工作中,把交易服务质量视作生命线,坚决拒绝虚假交易、“统计式”和“补手续”式交易,实现所有项目“信息可追溯、数据可查询”,维护了交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建立服务费减免制度。沈阳农交中心建立了市场调节价收费机制,对村集体统一经营的资源资产和农户产权转出免收交易服务费,对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转出经认定资产来源后费用减免,体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打造“合规型”交易机构

  一是明确职责边界。在辽宁省“市场交易+政府监管”模式下,沈阳农交中心厘清市场与政府边界,把办理物权证、开展抵押登记、出具他项权利证等政府管理职能还给政府,集中精力做好交易信息收集、公告发布、竞价交易、交易鉴证和组织签订合同等服务,避免“政企不分”,保持交易机构本色。

  二是建设内控制度。依据《辽宁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沈阳农交中心从多年来“摔过的跤”“拌过的坎”中总结提炼出“1+5+N”交易规则体系。通过建立岗位隔离制度,实现项目信息与业务流的精准匹配,防止“跑风漏气”导致围串标;通过建立项目联审制度,实现项目审核流水作业,提高审核准确性,避免“带病”交易;通过建立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交易资金安全,实现应返还的交易保证金24小时内返还到账。

  三是与政府共用共享成果。一方面,沈阳农交中心把交易信息化系统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设立的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政府对交易项目合规性、合法性监管结果,规范了项目要件,降低了交易风险;另一方面,以“1+5+N”制度为基础,牵头申请《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建设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规范》两项辽宁省地方标准制订项目,已经获批立项,为辽宁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贡献沈阳智慧。

  三、紧盯市场潜在需求,打造“创新型”交易机构

  一是创新交易品类。在做好土地经营权、林权等传统品类交易基础上,沈阳农交中心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采摘权、“毛粮”等新品类。通过采摘权交易,将辽宁省盛产的红松塔果、中药材等劳动密集型采摘服务和产品销售“打包”进场,一举解决果实采摘和产品销售两个难题。对大面积连片的玉米、水稻,改变过去中间商赚差价的交易模式,采取收割前线上交易定价格、收割时线下实测定数量的办法,让粮食生产者和远端收储商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增加种粮收益。

  二是创新交易结果应用模式。沈阳农交中心以交易结果数据和交易合同为基础,以二次流转服务为保障,配合建设银行推出了土地经营权流转贷,已授信放贷115万元,涉及耕地1.1万亩;利用政府的农业设施数据库,探索出了农业设施融资增信模式,已投放贷款326万元,实现农业设施“无证”融资。

  三是创新配套服务供给模式。为有效解决交易保证金短期挤占生产流动资金难题,在国内率先推出针对个人的保证金保险保单业务,服务土地面积1万余亩。以“保农时、备春耕”为主题,每年坚持开展“春耕先行”服务行动,春耕期间全员实行“5+2”工作日,缩短信息公示期,确保项目不积压、农时不错过。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弱的问题,变集中培训为上门培训,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300多场,2.6万余人次参训。

  四、拓展发展路径,打造“自立型”交易机构

  一是完善运行机制,为实现自立打基础。沈阳农交中心把实现并保持独立发展作为永恒命题。在2017年至2019年享受政府补贴期间,已着手准备面向市场求生存。沈阳农交中心以现代化企业为标杆,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绩效奖惩等一整套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为开启独立生存模式奠定基础。

  二是开展非集体涉农产权交易,为实现自立提供保障。沈阳农交中心凭借信息集散优势,主动吸引政府征而未用耕地、国有林场林权、国有农场土地经营权、供销社公有资产等非集体产权进场交易;依法依规建立农业金融风险闭环管控运行体系,打出“购买服务+涉农不良资产处置”组合拳,依靠二次流转帮助银行金融机构化解债务风险,实现资产变现。2020年以来,累计交易非集体所有项目2.3亿元,以收取交易服务费和溢价服务费的方式实现收入1500余万元,平衡了公益性服务支出,为实现自给自足和独立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农村经济指导中心、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