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的“命题作文”。温州市作为“三位一体”的始源地,15年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不忘合作初心,牢记为农使命,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作用,不断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建立了先进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探索出全体农民共建共享、共创共富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2021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44元,相比15年前增长了4.75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88︰1缩小到1.94︰1;全市农业增加值从2006年64.92亿元增加到164.3亿元。温州“三位一体”改革经验两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
一、聚力合作组织建设,铸牢“三位一体”主体基石
15年来,温州市积极引导“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强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体地位,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高质量发展农民合作社。全面实施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拓展服务功能、延伸经营领域、完善分配机制等措施,培育一批产加销一体化且带动农户增收明显的示范合作社;同时引导同区域、同行业或相关产业的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市场话语权。目前全市共培育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46家(其中省级65家、国家级33家),社员3.32万人,2021年经营性服务收入22.52亿元,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55个。如永嘉县仙桂农业联合社由15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经营范围包含覆盆子、枇杷、杨梅、柑橘等特色水果品种,基地规模达3.2万亩,带动全县10个乡镇的6000多名社员年人均收入近5000元。
多类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一方面,鼓励村集体领办村域型综合合作组织,村集体和农户通过实物、股权、土地经营权、闲置农房等要素资源作价入社,开展乡村建设、休闲旅游以及生产、购销、消费服务等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引导村集体与相关经营主体组建民宿、来料加工等多类型的股份合作组织,通过功能拓展实现增收发展。如乐清市下山头村引导630户村民,以800余亩土地、1500余亩林地入股组建合作社,与乡贤资本成立聚优品公司,村集体和村民占股33%,开展乡村旅游、铁皮石斛规模种植、民宿经济等产业经营,通过股金、租金和薪金“三金”,村民家庭年收入从4年前的10万元增加到21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也从10万元增加到206万元,
全过程推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注重政府扶持与市场主导的结合,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及就业帮扶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鼓励小农户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组建合伙农场、加入农民合作社等方式联合开展生产,同时积极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目前全市有1417家农业社会化组织为6.28万户小农户提供服务,小农户农业生产耕、种、防、收全过程托管面积达73.82万亩。探索财政扶持资金折股量化提高小农户收益的新路径,目前全市折股量化项目286个、财政资金5.96亿元,3万多小农户通过直接分红受益,年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
二、聚力合作功能提升,完善“三位一体”服务供给
15年来,温州市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突出生产、供销、信用三重功能融合,推动建立全要素供给、全产业链服务的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全程覆盖的生产联结链。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品种、植保、机收等方面合作,统一进行农资购买、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注册商标申请。2021年全市合作社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19.57亿元,1385家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1048家合作社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结合“瓯越鲜风”品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种苗选育、生产环境、产品管理等环节,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同时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规模化、产业化等内容开展联合合作。目前全市制订“瓯越鲜风”品种导则 31个、产品标准133个,建成“瓯越鲜风”标准化生产基地601个。
打造品牌引领的产品供需链。打造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瓯越鲜风”,成立品牌运营公司探索市场化运行,目前首批70家合作社(企业)的60多类农特产品纳入产品目录,进一步增强温州早茶、雁荡山铁皮石斛、南麂大黄鱼、洞头紫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构建了“全品类品牌+单品类品牌+企业品牌”品牌体系。引导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联合合作,与各类销售主体围绕仓储、冷链、物流、集采配送等流通环节,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对接。完善“老供销”连锁经营网络,健全仓储、冷链、物流、集采配送等流通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网上农博会”,构建了“原产地交易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供销连锁经营+农村电商”的销售体系。2021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01.24亿元,农民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42.76亿元。
构建互助合作的金融服务链。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探索在农民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服务,并利用“二次分配”实现农民资金融通收益内部化。目前全市成立农村资金互助会53家,会员4.62万户,累计发放互助金近50亿元,发行“三位一体”信农卡,农户50万以内贷款利率较同类平均贷款率优惠8%~10%。探索面向农民合作社社员的授信、用信与担保相结合,全市9家农信担保公司年担保总额突破15亿元。成立全国首家以财产险为主的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由22家合作社、3552户社员采取合作制方式自愿筹资组建,开办农产品保险、农产品货运保险和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十大险种,成立4年来累计承保322笔、农户6600人次、保险金额8295.6万元。
三、聚力合作体系发展,创新“三位一体”运作机制
15年来,温州市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为农服务组织联合起来,走上跨区域规模化和跨领域一体化的联合发展道路,推动农村经营制度不断创新。
健全“三位一体”农合联组织体系。坚持农有、农治、农享原则,全市构建了由市农合联、11个县级农合联、124个乡镇农合联、52家特色产业农合联组成的农合联组织体系,8000多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组织(企业)加入了农合联。成立农民合作基金和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推动农合联实体化运作,目前市县两级设立了11个农民合作基金,基金总规模达到1.61亿元,组建农合联资金经营公司11家,以众筹等形式组织农合联会员开展投资合作。如市农合联实业发展公司由鹿城、瓯海、乐清、洞头等县级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参股组建,目前已投资温州“瓯越鲜风”连锁店、洞头区为农服务中心等多个项目。
打造“三位一体”数字化服务平台。结合全域数字化改革,推动数字技术与“三位一体”全面融合,塑造现代农业整体智治的全新形态,努力形成为农服务高效协同的格局。打造“三位一体”智农共富数字化平台,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谋划设置“无忧种植”“无忧销售”“无忧贷款”“无忧补贴”四大特色应用场景,通过主体全上线、地块全上图、信息全贯通、服务全集成,促进组织一体联结、服务一链贯通、风险一屏智控。同时配套手机端应用开发,集成智慧生产、供销、信用等28项服务功能,目前该数字化服务系统已在瑞安市开展试点,首批4500多家(户)农业主体已上线使用。
布局“三位一体”基层为农服务中心。推进基层为农服务中心和乡镇农合联深度融合,推动村区域内各类农业生产主体、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应入尽入”乡镇农合联。为农服务中心集合农资供应、种子种苗、农机作业、庄稼医院、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电商服务、产品展销、农民培训、农技信息、政策咨询等各类农事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一站式、便捷性、全程化服务。目前全市建成现代为农服务中心46家、农村各类服务站点近1000家,服务能力覆盖全市各农业主产区。
四、聚力合作模式创新,探索“三位一体”多元发展
15年来,温州市注重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创新“三位一体”组织形式和合作方式,呈现出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完善农民主导型“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农民自发联合组建合作社及联合社,并在内部开展生产、购销、信贷等“三位一体”综合业务合作,通过资源整合推动规模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如瑞安市梅屿蔬菜合作社从销售端入手,成立万科农业公司“跑市场”,通过打造“绿印象”精品蔬菜、开发“第贰道蔡”微波烹饪蔬菜等品牌化营销,倒逼生产端新品种推广、标准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农资采购、产品检测“五统一”,并在信用端依托合作社发起组建的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开展信贷保险合作。目前合作社社员从成立时94名发展到现在709名,基地辐射面积7000多亩,2021年合作社社员年人均收入2.23万元。
提升政府主导型“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各级政府依托农合联组织,利用为农服务中心这一载体,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提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公共服务。如瑞安市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占地近40亩的马屿镇为农服务中心,根据区域内蔬菜、粮食、中药材、林果、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户需求,设立金融服务、青创服务、公共服务、农资服务、电商服务、培训服务六大平台和种苗繁育、博士试验两个科创基地,允许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服务机构和新农人入驻,通过农业资源要素全链条集成,实现为农服务“一地跑”。
探索市场主导型“三位一体”联结模式。立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将合作制理念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推动社会力量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势,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如苍南县引入国内番茄育苗龙头企业福建意达公司,与番茄主产区马站镇的59家农民合作社、131家家庭农场和1513种植农户,结成产业联合体,通过标准化种植、订制式生产、品牌化销售,并抱团争取“番茄贷”、番茄价格指数保险等优惠便利,亩均产量增加2000多斤,农户年人均增收6300元。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农业农村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