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宅改“稳步调” 奏响发展“最强音”
时间:2022-07-12 06:03:27 来源: 作者: 字号:【

  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启动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陇西县、康县3个试点县(区)坚持稳慎推进、“三权分置”、农民主体、问题导向、分类指导的原则,紧紧围绕“五探索、两健全、两完善”9项改革试点任务,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位谋划部署,强化指导推动。为有效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关于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照4项基础工作、9项改革内容,一一确定了省直负责部门、统筹推进单位、实施单位及完成时限,靠实了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等13个省直部门和试点县所在市党委政府的工作责任,建立了省市县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召开8次联席会议和现场推进会,严格落实“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的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工作困难,形成了工作合力。推动3个试点县(区)成立由县(区)党委政府一把手为双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推动乡镇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行政村设立宅基地协管员,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紧密联动的工作体系,有效落实试点任务。陇西县建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凝聚改革工作合力;武威市凉州区将改革试点工作作为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实绩考核体系。同时,协调省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试点专项经费,为有效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做好四项工作,夯实改革基础。一是全面摸清底数。推动3个试点县(区)扎实开展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武威市凉州区完成全区16.82万宗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编制了镇、村、户农村宅基地信息台账和镇、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图;陇西县完成全县8.95万宗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建设了数据库;康县完成全县7.54万宗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编制完成所有村组宅基地分布图。二是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3个试点县(区)紧密结合全省启动实施的“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分类。2021年,武威市凉州区对全区442个行政村进行精准分类,完成4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陇西县对全县215个行政村进行精准分类,完成6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康县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对原来编制的317个村庄规划进行修编。三是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武威市凉州区在推进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和确权颁证的同时,摸排出历史遗留问题28宗,并逐一建档立册,妥善处置25宗,依法清理“一户多宅”废旧宅基地7710宗;康县对主要因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产生的17889宗“一户多宅”问题(占全县总数的31.31%)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造册登记,拆除危旧房屋4545宗,复耕复绿3221宗。四是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武威市凉州区、康县分别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128723本、47996本,做到了应颁尽颁。陇西县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86427本,占应颁发的97%。

  (三)落实规范管理,保障户有所居。3个试点县(区)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出台加强宅地基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及相关配套性文件,明确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能分工,建立健全宅基地联审联办机制。目前,三个试点县(区)已全面实行“三到场”制度,将宅基地执法权委托乡镇实施,建立了1006人的村级协管员队伍。按照“专项保障、应保尽保”的原则,在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落实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指标,2021年3个试点县(区)累计受理宅基地申请886宗,完成审批620宗,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合理建房用地需求。

  (四)积极探索创新,提升改革成果。3个试点县(区)特色鲜明、县情典型。武威市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陇西县是全国著名药材集散地、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县内城乡差别明显;康县地处陕甘边境,气候湿润,景色优美,美丽乡村成效显著,但山大沟深,土地资源稀缺。3个试点县(区)在改革中,立足实际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武威市凉州区出台了《废旧宅基地复垦工作方案》《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及废弃公益性建设用地实施方案》等6个文件,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探索闲置宅基地退出利用新方式,敲响了甘肃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陇西县出台了《农村宅基地资格权管理暂行办法》《闲置农房流转合同(范本)》等4个文件,按照“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目标要求,聚焦宅基地如何管、管得住、放得活三大重点,稳步落实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退出等方面23项具体工作任务。康县出台了《农村宅基地农户资格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管理办法》等7个文件,并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新路子,利用美丽乡村建设丰硕成果发展“美丽经济”,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二、几点启示

  (一)夯实基础工作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违法违规等问题突出。为顺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管理体系,形成宅基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态势,试点地区必须下定决心、花大力气,做好基础工作,建立一本明白账,划出村庄布局蓝图,处置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明晰群众产权。

  (二)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则。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底线红线,也是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中,既要考虑农民群众的当前利益,让农民群众有获得感,积极拥护改革、参与改革,更要考虑农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对宅基地资格权保障、认定,宅基地分配、使用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度探索宅基地制度安排。

  (三)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管理体系是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试点就是要探索出既能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又能最大限度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的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审批、使用、流转以及违法用地查处、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制度,落实部门职责,建立共享机制,彻底改变过去管理混乱、农民群众建房合理用地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厘清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运管高效的制度体系。

  (四)激活土地资源价值是顺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关键所在。宅基地制度改革可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宅基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系列改革一脉相承,紧密联系。通过改革创新,打通制度链条,用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形成改革合力,激活土地资源价值,为农村产业发展腾挪用地空间、提供土地保障、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激发多方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继续在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宅基地管理体系上下功夫。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明确省市县乡村五级工作责任,建立系统完备、分工明确、上下联动、运转有效的宅基地管理体系。二是继续在探索建立系统科学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在管好所有权方面,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所有权;在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方面,明确资格权的概念、内涵,积极探索资格权的权能和实现形式;在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方面,探索出租、抵押、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三是继续在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上下功夫。鼓励村集体发挥主体作用,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电商物流等产业。四是继续在统筹推进农村改革上下功夫。完善退出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法,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村村挂钩”制度,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融资渠道,推动形成乡村发展有活力、农民个人能增收、要素下乡有载体的局面。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