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新型经营主体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开展农业综合服务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2-07-12 02:52:32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档案质量,规范财务核算,实行民主管理,打造“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四位一体运营模式。合作社设立了技术推广、农机服务、产品供销、综合农事四个部门,围绕关键环节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经营效益;协助经济薄弱村开办集体农场,增加粮食经营收益;注重培养经营人才,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3月,是盐城市首家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01名,包括38个专业大户、32个家庭农场、1家农业龙头企业和30名自愿加入的农户,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30多台套、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近1000万元,核心服务区域涉及秦南镇15个村,服务面积达16000多亩。2014年被评为盐城市“十佳农民合作社”,2015年成为省级示范社,2017年被表彰为“全省百强农民合作社”,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一、秉持“综合合作”理念办社兴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一)实行民主管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根本遵循,突出章程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坚持民主管理,规范办社兴社,设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每季度公开社务工作,每年度召开成员代表大会,重要经营业务项目上理事会讨论决定。

  (二)提升档案质量。以档案管理“六有”(有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分类方案、有较高质量、有完备目录、有安全保障)为标准,推动合作社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设置专门档案室,章程及各类管理制度上墙,做到档案规范、分类装订归档、电脑系统录入。

  (三)规范财务核算。严格执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配备必要会计人员,设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年终分配时,提取15%公积金、25%风险金、15%公益金后,可分配盈余的60%按成员交易量返还,剩余部分再按成员出资分红。2020年合作社共实现营业综合收入1670万元,盈余42万元,最终向成员返还盈余17万余元。

  (四)提升合作质量。积极打造“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企业”的“四位一体”运营模式。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成员,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农事生产、农资采购和农产品销售,节约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家庭农场依托合作社,与其他生产类型相同或类似的家庭农场组成利益共同体,承接合作社种植项目,开展专业化生产。企业凭借资金、信息、技术优势,开拓市场,农产品由农户及家庭农场负责生产,合作社负责验级,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合作社服务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内服务成员,对外面向更多农户提供优质社会化服务。“四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使得企业可以专心搞市场、家庭农场专心搞生产、合作社专心搞服务,让小农户的微力量聚合成发展产业的大动能。

  二、发扬“店小二”精神做优服务,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合作社围绕增收目标拓宽服务领域,设立技术推广、农机服务、产品供销、综合农事四个部门,重点围绕农机、植保、粮食烘干、种植业全程托管等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一)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为20000亩粮田提供商品化供秧、播种、插秧、收割、秸秆还田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收获的粮食由合作社粮食烘干中心进行烘干销售。为解决农忙期间农机修理找人难问题,合作社自建农机维修网点,开展农机质量安全服务,既解决了机手后顾之忧,又为周边散户提供了农机维修便民服务,做到小修不出门、大修不出镇。

  (二)统防统治服务。合作社成立了五支植保机防服务队,开展植保统防统治服务,实行统一适期用药、统一药剂品种、统一施药机械、统一操作规范、统一收费标准。药剂全部使用低毒、高效、无残留农药,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2020年,开展植保统防统治共计12000亩次。

  (三)全程托管服务。合作社积极探索种植业全程托管试点服务模式,近年来为7000亩粮田(其中成员1500亩,集体农场5000亩)实行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托管。合作社成员可在签订有偿托管协议时,明确“实物型”或“货币型”收益分配方式,最终实现每亩增收100多元。

  (四)农资直供服务。坚持让利于民,每年为成员提供优质肥料3000吨、优良种子20万公斤、高效低毒农药3万亩次,提供的所有农资均从厂家直接采购并按成本价销售,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有效降低了成员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每亩可节本100元以上。

  (五)产品统销服务。合作社申请注册“秦南仓”和“秦悦”两个商标,将标准化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积极加入盐城秦达面粉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及江苏神农大丰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与龙头企业建立购销利益共同体,实行订单种植、定向销售,年累计销售粮食8000多吨,为成员增加收益30万元以上。

  (六)保险金融服务。为有效防范种养户因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损失,合作社积极配合镇农经服务中心,为成员在人保财险公司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一站式契约跟踪服务,协助做好勘查、定损、理赔等工作,合作社信誉也随之得到显著提升。协助合作社成员到农商行、农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尽可能享受优惠利率和担保。

  三、开展“牵手式”帮扶合作共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注重牵手帮扶。近年来,合作社协助经济薄弱村以风险相对较低的稻麦种植为切入点,通过土地流转,试点开展村办集体农场,增加集体收益。合作社以每亩1360元的收费标准为集体农场5000亩粮田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并将粮食全部收购,解决村集体“储粮难”“卖粮难”问题。目前,全镇共发展集体农场18家,种粮总面积超6000亩。2020年,18个集体农场经营总收入达1550万元,实现盈利140万元。

  (二)注重人才培养。合作社在助力村集体产业发展的同时在人才帮扶上也持续发力,多次组织集体农场负责人、员工及村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为村集体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同时,多次带领村组干部外出观摩学习,帮助村干部开阔视野,发现工作差距,进一步凝聚乡村产业发展合力。

  (三)注重种业发展。大力发展水稻制种,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确保种子源头安全。通过“制种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运作模式,合作社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江苏中江种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种子生产合同,为杂交稻制种成员提供种植计划、技术指导、烘干精选等全程服务。合作社制种基地规模稳步提升,每年订单种植杂交稻种子2000多亩,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四)注重产业融合。依托“秦南仓”注册品牌,设计精品包装进行分级分类,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利用微信群、网店帮助成员及集体农场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此外,合作社还鼓励成员在发展传统稻麦产业的同时积极尝试种植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打造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以特色、丰富的休闲旅游扩展农业发展道路。

  (本文系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