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石家庄市鹿泉区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坚持系统思维、问题思维、法治思维、群众思维、互联思维,指导各村制定更符合村庄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执行效力的村规民约,最大限度地发挥村民自治作用, 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石家庄市鹿泉区面积603平方公里,辖9个镇、3个乡和2个省级园区,常住人口55万人。西倚太行山,北临滹沱河,“三山一陵六分田”,各村之间因人文地理环境差异、风俗习惯不同,曾经矛盾纠纷不断。为提高乡村文明程度,鹿泉区坚持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制定出更符合村庄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执行效力的村规民约,最大限度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同时依靠法治全程监督、德治培育补台,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小支点”撬动“大治理”。
坚持系统思维,三级联动全域推进
把制定好村规民约作为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的重要内容,由组织、宣传、政法、司法、农业农村、民政、妇联7部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行动纲领、制定了务实有效的贯彻落实举措。鹿泉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当好“一线指挥部”,主要牵头部门、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沉下身子”,有针对性地制定部门及本乡镇(区)实施方案,村“两委”负责人把群众充分动员起来、整合起来。208个村结合各自实际,均制定了具体落实方案,上下联动、层层落实,实现全域整体推进。针对完善修订村规民约,创造出“群众点菜、律师把关、全民参与、全体执行”的治理路径,始终坚持“群众知晓、群众参与、群众认可、群众监督、群众执行”,真正让村民成为村庄治理的主体。
坚持问题思维,群众事情自己办
“一次摸排两张卷”,热点矛盾全收集。聚焦群众所需所急制订村规民约。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网格化管理机制,由乡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牵头,分区域推进,确保各村全覆盖、每户一代表、人人皆参与,将群众真实的意愿摸排上来。首次摸排主要有以下目的: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群众认为需要大家遵守的规则;提高群众对修订村规民约的知晓率、参与率。第一次全方位摸排各乡镇入户率均在90%以上。问卷显示,不同的镇村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在第二次调研过程中,鹿泉区针对各村实际情况,设定更为具体、符合各村实际的内容再次摸底。两次摸底后,鹿泉区基本掌握了各村群众呼声较高、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环境治理、移风易俗、赡养老人这3项内容,群众关注度分别为48.02%、37.53%、34.74%。调研数据为村规民约修订工作能够做实和做细打下坚实基础。
“一村一策施奖惩”,推行适用方法新。调研发现,74%的村民认可的奖惩措施是批评和表扬。鹿泉区针对各村不同的村情特点,引导各村将群众能够接受的奖惩方式写进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更具执行力。比如针对污水随意排放问题,在污水管网修建之前,获鹿镇下聂庄村提倡将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用其浇花、冲厕所等,对违反者进行上门劝说并责令清扫干净,三次以上者取消本年村内福利。针对移风易俗问题,大河镇小河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者奖励100 元钱,通过正面奖励树立典型。针对老人的赡养问题,铜冶镇南甘子村由村集体出资筹备场地和基本设施,为村内独居老人提供餐食,老人只需缴纳低额的材料费和人工费。
坚持法治思维,约定也要有法可依
为了实现村规民约的合法合规和有效落实,鹿泉区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鹿泉区完成了“一村一律师”工程,采取群众“动嘴”、律师“跑腿”的服务理念,在村一级建立“法律诊所”,采用法律顾问定期“坐诊”或农民群众“预约”的方式,为群众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在村规民约工作推进过程中,鹿泉区坚持“三审查、三保证”。所有村规民约制订修订程序和稿件均邀请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教授和专家把关审查,保证工作的规范性;修订过程中村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对村规民约进行合法性审查,保证内容的合法性;在关键节点举办新乡贤大会,邀请相关部门参加, 最终通过“四议两公开”进行审议,保证制订程序的民主性。
坚持群众思维,民约解释有延伸
村规民约被制订出来,关键还要看执行。常态推进,“疏”“堵”结合,为村民做好服务。比如,在铜冶镇,村规民约规定了红白事不能大操大办。为解决村民办红白事的难题,当地建立了农村红白理事会,负责对各村自身范围内举办酒宴开展教育引导、核准审批、劳务评估、台账管理等工作;吸纳各村长期从事红白事服务的司仪、唢呐手等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红白事服务队提供有偿专业的服务;建立宴席家政服务队,主要为事主提供餐具购买、宴席服务、婚庆礼仪、丧事劳务等有偿服务。将工作做实做细, 让村规民约可执行、可操作,基层治理逐步向着规范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坚持互联思维,约束随手可见内化于心
借2021年换届之际,鹿泉区重新修订了全部村庄的村规民约。为了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鹿泉区将208个村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全部在区委组织部“鹿泉党员”“乡村治理平台”全文公布,老百姓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还能在平台发表意见和建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被反馈给乡(镇)、村两级干部,既保障了村规民约落地见效,又不断促进村规民约及时更新。
同时,鹿泉区依托网格化管理,将每个村划分为不同的片区,党员作为三级网格员,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包联10~20户,负责所包片区内村规民约的执行情况监督。网格员时刻关注所辖片区内的好人好事和违反村规民约案例,并经过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后在系统中进行记录、更新红黑榜,定期在村内公布。村内形成了一种以遵守村规民约为荣、违反村规民约为耻的舆论氛围,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了自治活力。
此外,鹿泉区结合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录制好人好事微视频2000 余条,投放到网络平台,激励村民向善向美。
村规民约制订实施以来,鹿泉区坚持“系统、问题、法治、群众、互联”五种思维,奏好依法“治规”,依规“治村”,依德“促治”三部曲,打好政府引导、群策群治组合拳,杜绝了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平均每年替每户老百姓节约近万元,实现全区重大刑事犯罪“零”目标,有效地促进了村民和谐、干群和谐。
(本文系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