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一体助力小农户“牵手”现代农业
时间:2022-03-04 02:56:19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李剑勇 字号:【

  近年来,浙江省临海市始终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结合本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到0.36亩的实际情况,通过引导小农户自发合作、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走出了一条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化适度规模经营和谐共生、同频共振的发展之路。随着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临海市获得了中国无核蜜橘之乡、中国优质柑橘基地重点县(市)、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中国白对虾之乡、中国水库胖头鱼之乡等称谓,拥有“羊岩山”牌茶叶、“临海蜜桔”和“忘不了”牌临海蜜桔等中国驰名商标,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23元,在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中排名第七。

  加强政策规划引领,助力小农户踏上发展“高速路”。通过对区域农业产业进行总体规划,临海市构建了基础扎实、梯度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比例良好,达到4:1:3,农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方向转变,向着生产能力更强、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迈进。同时,连续多年出台农业发展一揽子政策,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对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定向补助,有效提高了农户参与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镇(街道)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贸交易市场、仓储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电商服务中心等流通设施,为小农户生产提供便利,营造优良环境。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合作桥”。临海的小农户合作意识、创业精神较强,家庭承包经营、合作经济发展有良好的土壤和驱动力。2002年5月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在临海成立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临海扎根生长、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6家、农民合作社2623家、家庭农场1383家。同时,临海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引导小农户自发合作,鼓励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积极探索并推广了“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模式,组建了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家农村资金互助会,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接轨现代农业发挥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加快“三位一体”农合联建设,办好为农服务“综合体”。2015年,临海市组建了“农有、农治、农享”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打造为农服务综合性平台。农合联服务农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中心、两机制、三服务”:“一中心”,即农民合作经济服务中心,是专门为农民打造的“办事大厅”,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一站式、精准化服务。“两机制”,即农民合作基金和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农民合作基金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初始资金为3000万元,由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管理,经营效益反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服务”,即提供生产、供销、信用服务,包括农技、销售、金融、信息、品牌、培训等。特别是在信用服务方面,临海借助成为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省级信用县的契机,做到了农村普惠金融全覆盖、农民信用体系全覆盖,创新了“丰收小额贷款卡”“小微金融便利店”“助农宝”“农链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小农户生产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和更加有力的信贷支持。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小农户吃下“定心丸”。土地是小农户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为此,临海市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抓好“确权、赋权、活权”文章,完成770个村、17.45万户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确权面积30.58万亩,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7万本,确权率达98.2%,建成了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库,实现了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积极建立健全市、镇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充分发挥承包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流转交易、入股分红等权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据统计,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22.1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55.6%,土地流转价格平均约900元/亩。

  定制全产业链培训方案,打造小农户增收“加油站”。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民,人才是关键。临海市坚持把乡村振兴学院、农广校作为小农户培训的主阵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不断加强师资力量,组建了由涉农单位、大专院校和乡土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并且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开设了8家实训基地(田间课堂)。根据农户需求,采用“农民点菜、专家下厨”菜单式培训,围绕解决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困难和问题,开设了多期农村电子商务操作、特色产业发展、种养技术提升等受农民欢迎的课程,全市每年完成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经营主体领军人物等培训共计8300人。

  虽然临海市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精准扶持难度较大。目前临海市在执行扶持政策过程中,倾向于投放各类经营主体,而面向小农户的普惠性补助,则因量大、面广、界定困难,导致行政成本高、承担风险高,较难执行下去。二是社会化服务依然偏弱。临海市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偏少,产业协会等公益性服务组织服务效果不明显,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性、市场性服务组织亟待规范。基层农技人员断层严重,基层考录的农技专业人员多被抽调从事其他重点工作,导致从事农技工作的仍是“60后”群体。三是合作带动仍旧不足。小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结依然不够紧密,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需加大。

  下一步,临海市将从四方面发力,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是确保政策举措“精准投放”。按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宜小则小、宜大则大”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支持小农户发展的工作力度,围绕小农生产需求,部署开展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帮扶水平。二是确保经营主体“全面带动”。引导合作社强化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安排项目补助中,重点支持与农民有密切联系、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扶持农机、植保等服务型合作社发展,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落实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按照服务量进行一定补助。三是确保农合联“全程服务”。深化农合联改革,围绕特色产业组建杨梅、茶叶、生猪、柑橘等产业农合联,搭建特色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产业农合联+区域农合联”结合的会员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实现益农信息社、庄稼医院等行政村全覆盖,解决小农户生产中面临的信息滞后、技术落后等难题。四是确保城乡商贸“畅通渠道”。进一步优化城乡商贸体系和农业商贸业态布局,把小农户在田头马路边“披头散发”卖的农产品,经过“梳妆打扮”后推入市场,不断拓展营销渠道,提高小农户生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运营中心和物流运输线,围绕杨梅、柑橘、西兰花等鲜销产业,加强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分级、包装、储藏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电商下乡。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