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集体“三资”转化通道
时间:2022-03-03 03:29:29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杨小仙 字号:【

  柯城区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衢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6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66万人,下辖2个镇、7个乡、9个街道。近年来,柯城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因村制宜,不断探索农村集体“三资”转化通道,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资源变资本,汇集启动资金

  土地流转打通资源变现通道。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将村里的土地资源统一流转,同时把土地流转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发展规模农业,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如万田乡坞石村因地制宜,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流转土地1700余亩,由村集体种植高粱等农作物,建造酿酒厂,延伸产业链,形成“土地整治+产业延伸”综合的经营模式。2021年坞石村种植高粱380余亩,为村集体和农民增收50余万元。

  盘活闲置资源释放发展新潜能。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纳入抵押贷款范围,经农户同意、承租人找到担保人员后,可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或房屋使用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向银行提出抵押融资申请,或借助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拍,实现资产、资源收益最大化。如柯城区农商行为九华乡新宅村签约的9宗抵押物授信200多万元,全村授信达2000余万元。衢化街道将上祝村闲置的29.6亩土地使用权挂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以1.5万元/亩的价格起拍,经过27轮竞价,最终以2.7万元/亩成交,溢价率达80%,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3.8万元。

  “飞地抱团”拓展资源造血功能。由区级统筹,引导资源较为匮乏、无成熟项目、发展力量薄弱、造血功能贫乏的村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条件成熟、收益稳定的项目中,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村联合抱团发展。如花园街道上洋村小微创业园项目,通过整合政策资金资源,联合15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共同建设“1+15”强村带弱村小微创业园,打造村级物业联盟,建成后预计可带动15个经济相对薄弱村每年增加经营性收入7.5万元,上洋村自身经营性收入年增长50万元。

  资本变资产,培育乡村产业

  优先发展生态产业。通过整合“一村万树”资源,建设村企结对林“消薄飞地”,形成企业付费买林木未来收益、村集体“一村万树”小周期变现增收的共享模式。“一村万树”绿色期权模式获评2019年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并被写入《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推广。截至2020年底,“一村万树”绿色期权项目共吸引176家企业(单位),700余名个人出资认购,总认购资金超过1170万元,以五年为周期,仅这个项目,就为参与的60余个行政村每村带来10万余元收益。

  重点做好文化产业。深挖村庄生态、文化、产业等资源优势,通过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加以链接,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链条,同时与旅游企业合作,打造产学游融合的乡村研学产品,形成“村集体+讲堂+企业+文旅研学精品线路”的产业发展模式。如九华乡妙源村与衢州金色假日旅游公司合作,以立春文化为主题,打造非遗研学基地,其中55%的研学收入归村集体所有。研学基地运营后,短短一个月内就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参加,为村集体创收10万余元。

  精心培育数字产业。携手阿里巴巴集团推出“村播计划”,成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村播学院”,通过短视频、农创IP培训和淘宝直播等培训课程,开展农民主播造星计划,孵化出网红新农人50余名,涌现出“柚子姐姐”方瑜、“多肉小王子”徐晓华、“吃鸡小哥”宋志坚、“面条掌柜”陈家胜等一批村播“网红”,拓展农产品网上直销通道,带动2万多名农民实现创业就业,累计销售农产品5.73亿元。

  资产变资金,实现富民增收

  依托特色优势,发展“旅游带动型”集体经济。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聚焦文创、民宿、手作、餐饮等一系列乡村新业态,引进文创项目和艺术机构,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项目产业集群和“余东农民画”“荷塘田园游”“沙湾廉政教育”等文创旅游发展线路。如沟溪乡余东村围绕农民画这一特色,以“农民画”为载体,创新研学旅游画,打造“绿色菜园+多彩果园+乡土公园+体验乐园+研学乐园+写生乐园”六园共建的“一米菜园”乡土乡愁综合体,实现菜园变菜场,农家变饭店,风景变资金。同时,通过“农民画+”发展文创产业,延长农民画产业链,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民画家”的发展模式,合作开发系列农民画文创产品80多个。其中与杭州万事利集团合作开发农民画丝巾成功打入高端纺织品市场,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应。通过旅游带动,2021年上半年余东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破百万元。

  依托现有资产,发展“城乡型”集体经济。探索谋划“一区百村”振兴行动,大力发展多村联建物业经济综合体项目,鼓励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利用积累资金或扶持资金,投资建设综合楼、购置门面房等各类物业,实现物业租赁增收和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如衢化街道官碓村在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搬迁征用时,放弃46间共计2000平方米集体房屋的房屋拆迁补偿款,以产权置换的方式获得南益佳苑小区24套商品房和4间共计1400平方米的店铺作为补偿。通过房屋、店铺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50余万元。

  创新盈利模式,发展“资金入股型”集体经济。针对一些村无资源优势、发展思路窄、条件不成熟等问题,借力山海协作将产业资金入股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科创园,作为“消薄飞地”,量化股权给该区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每年获取股份分红。同时引导有条件的村立足本村的优势产业,进行市场化经营,延伸产业链,做大蛋糕,村集体通过资金、资源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与分红中,当地村民参与生产,获得收益,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运作模式。如沟溪乡五十都村大力发展茶产业,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280余亩,建设金钱柳茶叶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制茶厂,发展茶叶种植产业,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由村干部牵头,村经济合作社控股,农户入股,成立衢州市点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茶叶二次加工和销售,村集体按持股比例获得公司分红。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达300万元,带动6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