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交易服务模式 高效盘活乡村资源
时间:2023-04-13 22:08:46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 字号:【

  成都农交所德阳所(简称“德阳农交所”)于2017年12月12日挂牌成立,是由四川成都和德阳两地人民政府采取“合资共建”模式设立的市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也是德阳地区统筹城乡改革、农村金融及“三农”招商引资综合性服务平台。

  成立近5年来,德阳农交所在德阳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设立了6个县(市、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79个镇(乡)和900多个村服务站(点),开展包括农村土地经营权、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在内的18个品种交易。截至2022年10月,德阳农交所已累计成交各类产权项目6815宗,交易金额101.33亿元。

  一、主要做法

  (一)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德阳农交所探索设置农村产权代办窗口,代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务、住建、科知等部门初核接件,为交易主体提供代办服务。同时与公证、仲裁、金融、保险、担保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产权交易、金融服务、电商服务、不动产登记等业务领域全部覆盖,搭建起了农村产权交易“一站式”综合服务站。

  (二)创建“两大平台”。为解决“看地难、看地贵、看地远”等问题,德阳农交所会同科研院校等机构推出“网上实景三维流转平台”,用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全面了解土地情况,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以技术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建立德阳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数据平台,实时展示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现状、公益类项目占比、交易规模等数据指标,并利用数据指标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市场运营、发展趋势等情况进行详尽分析。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数据基本形成,有利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实时掌握了解各类农村产权的市场价格和需求情况。

  (三)创新“两大模式”。针对农村大量农房资源闲置、缺少交易平台、缺乏规范流转程序等问题,德阳农交所首创律师法律审查意见书+公证书+交易鉴证书“三书”模式,通过规范农房使用权流转程序和要件,推动闲置农房良性流转,最大程度保障了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民增收开辟出一条新路径。针对农业企业贷款难、抵押难等问题,农交所联合四川省农担公司、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研发了“政+企+银+交+担”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成功将约9亿元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到农业项目,惠及900多家农业实体,为德阳乡村振兴插上了金融翅膀。

  (四)引进区块链技术。引进区块链技术,实现农村产权交易和不动产的区块链存证、溯源和流通的可能性,保证了合规性。实现农村资产的数字化,增强和拓宽农村产权的流动性和流动边界。实现农村产权流转的透明公开、不可篡改、智能合约和开放互信,充分释放农村资源潜能,助力乡村振兴。

  二、取得成效

  (一)有序推进流转,助力价值提升。通过德阳农交所平台交易,促进了全市的农村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提升了农村资产资源价值,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比如实现了首例涉农涉外知识产权交易转化,建成了瑞士第一家羊肚菌超净实验室和四川首个羊肚菌海外培育基地,让德阳羊肚菌走出了国门。绵竹市九龙镇白玉村村办企业竹宣酒厂,停产近5年后,通过农交所平台征集到新的合作经营受让人,盘活了集体资产。中江县石泉乡林家沟村“五爱水库”养殖水面经营权通过农交所进行公开挂牌流转,以每年8000元的价格成交,租期五年,租金一次性支付,较上轮承包期每年650元的租金有了大幅提升。什邡市红白镇五桂坪村1~4组林木采伐权在什邡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经过13轮的激烈竞争,最终以总价94.14万元成交。

  (二)高效盘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德阳农交所依托完善的交易鉴证数据储备和客户资源,有效达到农村资源要素价值充分释放的目的,大幅提升资产资源流转交易市场价格。比如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的养殖水面公开流转,起拍价格为1200元/30亩·年,经过20轮激烈报价,最终以15000元/30亩·年的价格成交。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流转土地共计812亩,分为三个区块,实现平均溢价率40%,累计为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175万元,为村集体增收土地管理费21.92万元。截至2022年10月,德阳农交所已完成集体资产交易业务754宗,交易金额2.4亿元。全市集体资产处置实现最高溢价率1150%,平均溢价率71.38%。

  (三)创新“三书模式”,盘活闲置农房。2018年8月22日,什邡市马井镇同心村采用“三书模式”完成了一宗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目前, “三书模式”已拓展应用于征地安置房的合同权利转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型涉农项目、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体资产处置等多个产权交易中。截至2022年10月,通过“三书模式”开展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449宗,成交金额6252.45万元,安置房和商品房合同权利转让、资产处置等共计完成90宗,成交金额3262万元。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德阳市农业农村局供稿)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