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烹村“三变”改革带来村庄巨变
时间:2023-04-11 23:34:40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见习记者 刘玉俏 字号:【

  “我都不敢相信,我们这里样样都能‘生’钱,娃娃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我要多活几岁,多享受。”舍烹村村民刘美芬直感叹家乡的日子越来越好。

  舍烹村地处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乡,全村 487户、1294人,总面积 9255亩。以前的舍烹村还是“穷乡僻壤”的代表,这里群山叠嶂、山高谷深,村民们守着零散的田地,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变迁,来源于舍烹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探索。

  事情还要从2012年说起。从舍烹村走出去的企业家陶正学带着在外闯荡积累的上亿元资产和学到的经营管理经验返乡担任村支书。为了让父老乡亲共同富起来,他把目光放在舍烹那些山高地远、支离破碎的山间土地上。按照“三变”改革这一思路,陶正学反复召集村里人开会,将成立合作社、大家一起发展搞种养的想法和大家商议。那会儿村民们对陶正学的想法感到迷茫得很:“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山上还能长出金元宝?入股了是做什么?”陶正学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要创新发展,要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我愿意拿出全部身家来发展,如果亏了,最多我倾家荡产,但你们还有满山的树木、果木,还有良好的生态,你们也不会亏。我希望家乡发展好,大家共同致富。”

  几经商议,2012年5月6日,在陶正学家中的小院里,银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之后,银湖合作社发动村民以土地和现金入股等方式,让400多户村民成了股东,开始从事猕猴桃、蓝莓、刺梨等精品水果种植和特色养殖。

  然而,农业发展不能为回乡村民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大面积种植高价值农产品很容易面临产品不易储存、产销不能充分对接等问题。以陶正学为代表的管理层决定通过乡村旅游来分担农业的风险。

  2013年,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舍烹村联合周边水坝村、新寨村、播秋村等8个村庄成立了娘娘山联村党委,整合8个村的生态林、水域、湿地等集体资源共85000亩入股娘娘山旅游公司发展旅游产业,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22.5917万元。

  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让闲置的荒山、河流、洞穴、深沟变成了宾馆、饭店、旅游景点、水上乐园和游客接待中心,沉睡了多年的资源开始造福人们。以前颠簸的乡村小道变成了沥青路,破旧的农家小屋变成农家客栈,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上班族,免费乘车上下班,免费午餐,免费技术培训……

  曾经外出打工赚钱的舍烹村村民吴永流品尝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甜蜜。“我家有16亩地,可以拿到9千多块钱,每年都是定期给我分红的。一亩地有20块钱的管理费,还有打工工资一个月就2600,一年一家有差不多七八万元收入。”村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以前的不足4000元突破到如今的20000元。

  如今,建成的猕猴桃、刺梨、蓝莓等水果采摘基地和蔬菜大棚,银湖景区、天山飞瀑景区,都能吸引大量游客观览。用舍烹村现任党支部书记陶永川的话讲,“乐了游客,喜了村民”。

  近年来,舍烹村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最美村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发源于舍烹村的“三变”改革,更是被写入了中央文件中。在党旗的照耀下,舍烹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加蹄疾步稳。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