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充分利用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适用、实用、管用,拓展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加大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机制集成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农房更新为抓手,创新建立县域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新路径。
梳理问题列清单,找准管理切入点。一是相关环节管理存在壁垒。尽管武进区初步建成了四个专项任务平台(宅基地资格权库、宅基地审批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宅基地环节管理初步实现信息化。但仍然存在相关环节管理各自为战、信息割裂、管理事项单一、联动管理乏力等现实问题。二是大数据管理机制未建立。因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互联互通、共管共享的大数据管理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三是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几十年间宅基地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敏感,存在“人、地、房”底数不清、农民宅基地纠纷矛盾频发、宅基地违法用地执法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难题。
夯实基础搭框架,练好管理基本功。一是精准采集三类基础数据。武进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始终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作为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的规范口径,完成了近17万户、52万人的成员基础数据确认,基本完成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数据汇总,全区农村居民住房共12.12万宗,宗地面积3.05万亩,建筑面积2945万平方米。同时,坚持“人地房”三合一管理要求,利用国土“三调”和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成果,将资格权、宅基地、农房三类数据进行全面匹配,形成全区宅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二是厘清管理职责边界。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制定完善宅基地审批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乡镇宅基地审批和日常监管职责,建立乡镇农村工作局、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建设局等部门参与的农村宅基地联审联办机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明确将宅基地违法用地执法权与乡镇审批管理职能有机整合,统一纳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系,建立村协管员制度,合理布局村、组、户宅基地管理网络,构建共建共治的宅基地监管保障体系。
设计开发建系统,探索管理新路径。一是功能布局全覆盖。该系统设计布局了六大功能模块,主要完善了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宅基地审批办理功能、执法管理功能和数据上报功能。同时,完善了宅基地申请、审批建房“四到场”及执法监管手机APP终端推送服务功能。全面实现基础数据动态管理、审批办理全程电子化服务、执法监管“网格化+数字化”管理目标。二是路径设计全流程。探索创新5个“三三制”管理路径,拟实现县域宅基地全要素管理功能目标,其一是功能布局体现“三大三全”。建立大数据库,实现宅基地管理数据全覆盖;开展全流程大审批;搭建全方位大监管制度。其二是基础信息涵盖“三域三类”。形成区域、镇域、村域宅基地管理格局,主要覆盖了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要素。其三是申请审批坚持“三上三下”。履行户、组、村层级申请流程,建立一个窗口受理、部门联动审核、乡镇核准办理流程;实行农民申请线上线下“双模式”,落实村组审查公示程序,审批办理实现“三步走”(走窗口、走流程、走系统)。其四是执法监管实现“三有三化”。全面实现管理有任务、管理有队伍、管理有制度目标,实行网格化、动态化、信息化监管。其五是系统内外形成“三联三通”。构建层级信息串联、管理责任并联、共享数据交联共建共享机制;打通环节堵点、畅通纵向链条、互通横向平台。三是系统外部全链接。主要建立完善本系统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链接功能,实现人员、土地、规划、资源资产交易等信息的互联共享目标,通过系统内外大数据分析比对功能,真正实现区域宅基地数据信息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供稿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