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的康庄大道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邹承东 字号:【

  “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户均经营规模7.8亩,而调查显示,恰恰正是这些小农户供应了我国80%的粮食产量,“大国小农”无疑仍是我国的基本农情。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各地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帮助小农户分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的康庄大道上,小农户越走越顺畅。

  带动小农户:

  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能力不断增强

  广东省江门市古井镇玉洲村的田间地头,许家农场农场主许永良正在组织农民将一节节黄中带绿的黄皮果蔗捆蔗、装车。许家农场是古井镇当地一家种植果蔗同时负责收蔗的家庭农场。有着十多年果蔗种植、收购经验的农场主许永良,对果蔗的种植、管理、收购都要求很严格。

  农场一边联络农民,无偿向农民分享种植经验和技术,带动更多村民通过科学种植致富;一边联系市场,常年和来自浙江、上海等地的经销商保持联系和合作,以保证果蔗的销路。“这里的果蔗卖相好、口感佳、品质好,我打算全部销往温州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合作,我和老许已经非常熟悉,做起买卖来也爽快。”浙江温州的经销商徐老板说。连日来,他在古井镇收了30多车果蔗,每车大约30多吨。

  得益于许家农场的专业指导、销售保障,当地的果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了农民致富发家的重要产业。“今年,我们计划以许家农场的经验为样本,在全镇铺开家庭农场、合作社培育工作,鼓励更多有志向的‘新农民’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增添内生动力。”古井镇党委委员黄伟祥表示。

  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西横山北麓,果树成林,花开遍地,南京首批“最美家庭农场”恒益家庭农场坐落于此。农场主王芳说,“以前对农业了解不多,也没有什么经验,真正开始做才发现困难重重。”

  土地、财政、金融、人才支持政策……王芳历数家庭农场一路成长享受的政策红利。得益于南京市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恒益家庭农场才从一片荒地成长为如今的“最美家庭农场”。

  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需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增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和服务带动能力。近年来,各地不断培育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普通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发展成为家庭农场等现代经营主体,纳入家庭农场名录,通过家庭农场培育计划为这些家庭农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更精准的服务,着力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同时,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促进了农民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兴鑫创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批由职工自主组建的农工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9000多亩,主要种植西葫芦、胡萝卜、番茄等。在种植外,合作社还开展农资销售、农机作业、仓储物流、畜牧养殖等多种业务,促进社员多元增收。去年,合作社经营收入100多万元,除去成本社员人均分红2万多元。

  合作社“懂技术、善经营”,最重要的是还能带领农民一起闯市场、渡难关,真真切切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社员祁生新说:“去年番茄采收遇到困难,社里不仅提供了10万元的救助资金帮助我,还帮忙联系了人工及车辆。”

  2019年,新疆建设兵团印发《兵团关于大力促进和规范农工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兵团80%以上的农工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合作社为社员主要产品的生产经营环节提供统一服务,要带动合作社社员收入比当地非合作社社员提高20%以上。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指出,今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要看服务带动小农户意愿强不强、效果好不好。目前,随着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实施和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开展,全国纳入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超过300万个,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5万家、带动1亿小农户发展。小农户合作、联合形式不断创新发展,农民组织程度逐步提高,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小农户:

  面向小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00亩土地的数据采集,无人机巡田技术仅需4分钟左右。”在陕西省渭南经开区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成果展示会上,飞手正在使用无人机对田块进行数据采集,科技含量十足的无人机巡田吸引了大量关注。而这仅仅是渭南福康农服公司推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之一。

  渭南经开区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福康农服公司、众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碧野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经开区通过确定合理的补助标准,明确服务项目需要重点支持“小农户”。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制定“菜单式”服务套餐,与小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对粮食作物生产环节进行托管服务,“整地、播种、防治、收获”可以按需下单。同时,服务组织还回购秸秆进行“肥料化”“饲料化”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从传统的产前环节,扩展到粮食“订单收购”等产后服务。

  随着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和行业管理制度的分类研究和编制,印发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标准指引》,各地通过要求服务主体严格履行标准的服务流程、规程和服务标准以保证服务质量,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质量越来越好。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同渭南经开区一样,各地坚持重点服务小农户,着力解决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难题。越来越多的小农户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服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

  整地、浅埋滴灌管、播种施肥一体化……初夏时节绿意正浓,机器轰鸣中,和林格尔县菁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台台大型农机正穿行田间,一派忙碌的作业图景。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村,62岁的侯云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忙碌在田间地头。“我和合作社签订了合同,他们负责耕、种、防、收,我啥也不用管,一年下来省工省时不说,收入还增加不少,今年我家的53亩地还要交到合作社托管。”侯云生说。

  此前,侯云生自己种地,一年到头忙碌,经营收入并不高。参与合作社托管后,合作社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要素导入耕、种、防、收等作业环节,亩均增收近300元,侯云生年收入增加1万多元。

  2017年以来,内蒙古在8个旗县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示范,目前全区累计实施生产托管项目843万亩,托管服务组织增长到10654个,80万小农牧户从中受益。

  “我们在和林格尔县托管的耕地有1.6万亩,今年我们在当地3个村进行托管项目整村推进,目前已托管近4万亩耕地,给农民当好‘农管家’。”和林格尔县菁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晓东表示。

  近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组织、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新型服务组织蓬勃兴起,农业服务领域向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服务纵深拓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2013—202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资金190亿元,其中2020年增加到45亿元,项目实施省份达到29个。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90万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16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7000多万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提升小农户:

  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构建

  “这种蔬菜适宜本地种植吗?”“种植时温度和湿度如何控制?”在河北省丛台区北湖农梦休闲谷的温室大棚内,农民教育培育工程培训班的学员们仔细研究着大棚的种植情况,不断向大棚负责人提问讨教。“刚开始没人报名,现在都是争抢着参加培训。培训直接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让农民切实增收,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负责组织农户参加培训的当地干部师洪波感慨地说。

  “今年种植了20亩,每亩地多收入了三成,全村有百十户要跟着我呢,真是沾了培训光了。”东官庄村村民王占彬自从参加培训后,引进了新的红薯品种和技术,不仅增产增收,还带动了更多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随着农民教育培育工程培训班的举办,类似的场景越来越多。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内到处都是进修培训的农民“学生”。高级职业农民马新世是园区负责人,他说,“要让农民学得会、用得着、真管用。”目前,园区的“田间课堂”带动大学生、返乡务工人员等200多人找到产业路,累计培训达2000多人次。

  我国现有农户2.3亿户,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改变这种超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格局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技能提升等方面政策支持,提升小农户的经营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防止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的情况发生。

  “土地确权好,农民有依靠。”甘肃省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青年农民邹颜龙拿着家里12亩承包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说,“咱这些地,前些年全部种上了优质红富士苹果。现在到了盛果期,每亩毛收入就是1万多块!有了承包地确权证,咱心里安生。”随着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全国15亿亩承包地已经确权到户,2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此基础上,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得到了法律确认,《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先后修订施行,对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长久不变、引导农村承包土地规范流转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法律规范,小农户参与土地资源配置并分享土地规模经营收益有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

  2017年,中央从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大专项中专门设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支持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广泛接受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截至2020年,中央财政共支出45亿元,在29个省区市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并且要求项目受益对象主要聚焦小农户,要求小农户受益资金比例或为小农户的服务面积不低于60%。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充分尊重小农户独立经营主体地位,防止政策垒大户。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扶持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作出了全面部署。近年来,通过逐步健全针对小农户的土地、支持、补贴、金融、保险等政策,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惠农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构建,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