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薄弱村“弱”在哪?怎么强?
时间:2022-03-02 18:01:24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葛继亮 董纪民 张 君 曹秀虹 字号:【

  为探索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笔者先后深入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路街道、南郊镇、王村镇的16个村庄,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对比等方式,重点分析了村集体经济现状及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一、周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是从收入总量来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但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据统计:2018—2020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分别为27951.74万元、28951.39万元、31451.82万元,三年增长了12.52%,总体发展趋势向好。但从各村具体情况看,全区2019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共21个村,收入总额134.19万元,平均收入6.39万元;2020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共9个村,收入总额59.04万元,平均收入6.56万元,增幅只有2.66%。全区2019年收入高于100万元的共34个村,收入总额8023.74万元,平均收入235.99万元;2020年收入高于100万元的共31个村,收入总额8477.27万元,平均收入273.46万元,增幅15.88%。经济强村集体增收幅度明显强于经济薄弱村,呈现出“强者恒强”的趋势。

  二是从收入构成来看,补助收入占比较高,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依然不足。2018—2020年,在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总量分别为8406.29万元、7922.83万元、7281.9万元,三年下降了13.38%,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补助收入分别为3957.1万元、5496.52万元、7597.60万元,三年增长了92%(分别占当年各村经济总收入的14.1%、19%、24.2%),已成为部分经济薄弱村的重要经济保障。经营收入逐年下降、补助收入逐年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集体经营发展路径窄,对财政补助依赖性强。

  三是从收入路径来看,发包收入依然是村集体经济自主收入的主要来源。调研中发现,三年来全区各村发包收入分别为5887.96万元、8374.99万元、8748.11万元,分别占当年全区各村经济总收入的21.1%、28.9%、27.8%。以2020年为例,发包总收入为8748.11万元,其中:土地发包收入3000.54万元,集体果园、鱼塘等资源发包收入518.51万元,其他集体资源发包收入5229.06万元。土地等集体资源发包依然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集体经济发展资源依赖性明显。

  四是从支出方向来看,经营性支出占比偏低,事务性支出成为村集体支出的主要方向。主要体现在“三增一减”,即三年内村集体总支出增加24.75%,管理费用支出增加10.89%,其他支出增加83.83%,而经营性支出却减少52.14%。分析原因,主要是近几年村级投入到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环境整治的资金逐年增多。而经营性支出减少,也侧面反映出各村在发展增收项目、开拓经营收入方面存在不足,自主发展能力仍需提高。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头雁作用弱,发展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村干部张口要资金、伸手要条件,但扶持资源真正落实后,又缺乏发展思路、经营能力,不是“今天学赵庄、明天学李村”,照搬照抄别村方式,就是将建成项目一租了之,难以找到真正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径和产业模式。存在“老好人”思想。个别村干部怕得罪人,对村民私自占有集体闲置资产、资源等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致使村集体经济受损。存在“怕麻烦”思想。有的村干部不敢主动干事,怕干得多出错多,在发展集体经济上空有好想法却不敢付诸实施,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还有一些村“两委”班子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较少,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较少,不能适应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

  二是“造血”功能不足,集体积累少。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一,来源窄,除依靠发包集体土地、出租资产外,基本没有经营性收入,村级运转经费主要靠上级财政补贴支撑,甚至部分经济薄弱村连维持运转都有困难,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个别村干部缺乏长久经营、细水长流意识,存在短期行为,如不管集体资产的日常积累和保值增值,将村集体当年可分配收益全部用于福利支出,没有为村集体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三是刚性支出大,集体负担偏重。一方面,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村级投入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公共财政投入大多是“以奖代补”,这就意味着村里干事越多、贴钱也越多。像是道路维护、绿化养护、垃圾清运、路灯照明等方面,村里都需要长期投入后续资金进行保障。另一方面,个别村因历史原因造成福利支出过高,甚至出现村与村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增加了集体负担。

  四是发展路径窄,制约因素较多。首先,资产盘活难。农村最多的是土地资源,但是土地资源利用往往受地域位置的制约,区域位置好、基础条件优的地块,比较容易流转出租,且价格较高;地理位置偏僻、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块,盘活利用难度大,价格提升空间小。其次,能人培育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有能力、善经营的人员大多外出经商务工,而留在村庄的人员大多是一些年老体弱、缺少技能的弱势群体。这就造成了外出人才不愿返乡、内部人才难以培养的困境。第三,产业开发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受到了设施用地等政策制约,仅靠传统种养产业增收难度大。

  五是管理不透明,村级资产流失。有的村集体资产、资源对外租赁和发包时不按制度办事,让个别人以过低价格获得使用权。有的村为了缓解一时的资金所缺,将土地发包期限延长并一次性收取租金。如,2019年全区集中开展村集体合同规范清理行动,清理出问题合同1762份,挽回村集体收入损失1768.8万元。

  三、对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集体发展带头人。要坚持以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把那些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清正廉洁、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选好配强“领头雁”。

  二是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加快村集体发展。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找准自身的优势,把握好切入点。对于北郊镇、经济开发区以及位于城郊接合部的村,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可以通过兴办工业园区、发展二、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对于王村镇、南郊镇部分村紧靠309国道、102省道等主干道,可以通过建设交易市场、商铺店面、物流园区等来增加集体收入。对于纯农业村,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农、林、牧、副特色产业来壮大集体经济。有条件的村还可以综合开发“四荒”资源,采取多种投资形式来发展集体经济。总之,各村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绝不能搞“一刀切”“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三是要争取上级支持,借助政策加快发展。要善于研究上级政策,最大力度争取上级支持。如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优质高效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等,是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都可以强化争取,加以利用。

  四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加大保障力度。要用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政策,加大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力度,确保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平均每村每年不低于5万元。另一方面要加大帮扶力度。依托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包村干部等队伍,帮助村集体厘清发展思路、编制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

  五是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资产保值增值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落实资产清查制度,每年对资产资源进行一次清查核实,确保集体资产安全。其次,要完善监管制度。要结合村级审计建立村级工作督查制度,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审计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最后,要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加强村干部任期经济目标管理考核的比重,倒逼村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农村改革发展中心、沂源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