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服务”让家庭农场量质齐升
时间:2022-03-02 18:04:06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方清涛 陈光涛 字号:【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坚持“农民主体、家庭经营、收入源农、规模适度、符合规划、财务规范、示范带动”原则,全力抓好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全区经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1194个,年经营总收入达2.5亿元,经营土地面积达8.1万亩,涉及劳动力4376人。

  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指导服务。区政府成立分管领导任组长、多部门为成员的家庭农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各镇(街)建立分管领导带头抓和家庭农场辅导员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把家庭农场培育作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QQ群、微信群、“江津三农”微信公众号、江津区农业农村信息网等多个平台,建立了区、镇(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纵向联系平台和部门间的横向沟通渠道,实现政策、信息及时公开共享。

  出台扶持政策,激发发展动力。出台《江津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实施方案》《江津区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若干政策》《江津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具体举措》,明确提出财政专项扶持、项目安排倾斜等9个方面40条具体扶持措施。同时明确每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家庭农场承接涉农产业项目。2018年至2020年共落实家庭农场项目33个,涉及资金236万元。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的认证和注册商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截至目前,全区家庭农场累计认证“三品一标”数量126个。

  完善注册办法,推动规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依托优势产业带、产业基地和特色产品,广泛动员种养大户、农机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积极兴办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工商注册登记职能作用,制定《江津区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办法(试行)》,形成一套完善的注册登记体系,确保“一站式”服务完成登记注册程序。同时,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建管理机制,建立家庭农场管理台账,台账每季度更新一次,对家庭农场分地(辖区)、分业(行业)、分类(级别)梳理建档。结合农经统计开展培育发展进度信息公开,让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摸清家底、掌握动态,积极推动全区家庭农场“质与量”并重规范发展。

  开展“四化”创建,发挥引领作用。制定《江津区家庭农场发展规划和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标准》《江津区家庭农场(示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六有”评选标准(有合法登记注册、有适度经营规模、有规范财务管理、有先进生产技术、有稳定主导产业、有良好经营效益),对区级示范家庭农场进行示范认证,实行优进劣出动态监测管理。根据市级文件精神,印发《江津区区级“四化”家庭农场创建管理办法》,从2021年起开展区级“四化”家庭农场创建。参照《江津区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若干政策》,凡新纳入认证范围的“四化”(示范)家庭农场(即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品牌化建设的家庭农场),全面纳入当年区级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支持范围。目前,全区累计认证区级“四化”家庭农场191个,其中,市级“四化”家庭农场21个。

  注重协会带动,实现抱团发展。指导筹建“江津区家庭农场协会”和“江津区石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协会以联合和合作为纽带,在技术支撑、产品购销、品牌共享、金融担保等方面开展组团服务,牵头与农资供应商、电商平台、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开展合作,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江津区家庭农场协会共有会员380名,其中单位会员368名,个人会员12名,分布在全区30个镇(街),带动增收达7000万元。江津区石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共有会员185个,涵盖了生产类、加工运输类、销售类、服务类4类会员单位。

  创新金融服务,化解发展难题。积极搭建金融支农平台,与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签订融资担保业务框架合作协议,共建2000万元风险保证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高可获单笔200万元的信用担保贷款;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资金与区诚信担保公司建立了500万区级风险保证金,有力解决了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推出“花椒贷”“渔业贷”“农家乐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引导银行直接投放涉农贷款1403笔共1.46亿元。支持鼓励家庭农场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将江津农产品卖向各地。江津区画眉湾家庭农场打造的“羊儿山土鸡蛋”“鸿姐的土货”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300万元。支持鼓励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并享受保险保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创新开展5万亩花椒收益保险、9万亩花椒灾害保险、0.3万亩花椒气象指数保险、0.5万亩高粱种植保险,有效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重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