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硕果丰——全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会议侧记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当前,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五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已在全国面上推开。8月21日,为明确改革试点的重点任务,部署全面推开改革试点工作,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全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组织参会代表观摩了太原市晋源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相关工作情况,山西、黑龙江、福建、重庆、陕西、天津市西青区、安徽省当涂县、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等试点地区交流了改革试点经验。记者发现,这些试点地区在推进改革中探索出许多新机制和新办法,值得总结和借鉴。

  自加压力、规范推进,改革成果凸显

  在此次交流发言的单位中,山西省是唯一一个第五批整省试点地区。山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鞠振介绍说,他们已明确到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这和中央要求第四批试点完成的时间是相同的。改革为什么能全面提速提质?鞠振说,这是因为全省已有8个整市被列为中央试点,他们还自加压力,把剩余3个市也纳入了省级整市推进范围。“我们把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省委书记楼阳生大力部署推动,王成副省长每月调度推进落实情况;还向县级派出专业干部20余名,有力指导了改革工作。”

  与山西省同样进展快速的还有黑龙江省。2018年底黑龙江省基本完成了清产核资,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2019年底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最近又审议通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条例》。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乔延春的交流发言中,不难发现,他们不仅连续三年召开全省改革现场推进会议,还开展三级试点,方正县探索的“先行先试、流程操作、压茬进行、梯次跟进”模式在全国推广,这些举措都有效保证了改革推进的节奏和质量,杜绝了“翻烧饼”现象。

  此外,还有福建省推动各级党委书记挂帅,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改革”的工作格局,清产核资工作也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陕西省806个乡镇农经站恢复挂牌,配备专人1800余人,组建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百人指导团。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97%的村完成了改革任务。

  目前,全国有74.5%的村完成改革,70.1%的村领到了登记证书。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总结各地改革经验时强调,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关键就是在于党委的全面领导和主体责任的压实。“现在中央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本身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地方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乡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抓好县级工作任务落实。”韩俊要求。

  遇到争议不回避,不留改革夹生饭

  清产核资、成员身份认定一直都是改革的重点环节也是难点任务。

  晋源区在清产核资中,村级资源性资产底数不清,边界不明问题就比较突出。区委书记李永强介绍说,晋源是太原市六城区之一,村庄靠近城区,一些资产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改革时村干部有顾虑,群众有疑虑,于是他们就探索由农业、国土、林业部门共同认定,厘清有争议土地,同时还聘请会计事务所协助清产核资,吸纳熟悉村情历史的老干部、老党员加入工作组,确保应追尽追,最终实现了家底清、群众明、无纠纷。“像晋源街办南街村通过核实门面房资产,盘盈账外资产7900余万元。”

  晋源区的花塔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村,因为毗邻省城中心,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则是农嫁女的成员身份认定。村党支部书记何建平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村最大争论点在于入赘婿及其子女的成员身份确认。“很多人认为女儿是本村的原始住户,但是女婿是外村的,不愿给股份。我们开了多次会才说服大家。最后的方案是,女儿给全股,女婿、外孙有地给全股,没有地给半股。”记者发现该村针对52户“女儿户”共细分了4种情况,基本都遵循了何建平所说的原则,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而在晋源区的另外一个村寺底村,也有9户本地户籍出嫁女,他们在进行成员身份确认时,同样遇到了部分村民反对的情形,最终经过10多次会议专题讨论,认定出嫁女每人享受0.3股股权。

  李永强总结说,特殊成员的身份认定比较复杂,他们主要采取了3种办法。一是对外嫁女,空挂户等10余种特殊情形成员认定问题,采取区分类别进行甄别的办法。二是针对本辖区内“两头占”的问题,利用区股权信息系统来认定和解决。三是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人员身份确认问题,通过人社部门等系统进行甄别,如金胜镇新村在一电厂上班的194人,就全部确定为成员身份。共解决了1013宗特殊情形成员问题,较好地平衡了收益分配。

  中央要求2021年底要基本完成任务,各试点地区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对此,韩俊强调,各级要高度重视,不能走过场,遇到农嫁女上访或者收到告状信,要认真查实,不能将改革做成夹生饭。

  发展集体经济各有高招

  走进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稻田公园,就看到这里的水稻有点与众不同,既有绿色还有黑色。“这是我们和山西农业大学的教授共同研发的,从空中看可以看到唐风晋韵、晋献嘉禾等图案。”花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任艺向记者解释说。原来花塔村是晋祠大米的主产区之一,他们利用清产核资的结果,盘活村南闲置的330亩土地,从一粒米做起,既发展旅游,还搞再加工,建成了吃、游、玩一体的稻田公园,如今一斤大米能卖到30元,2019年仅大米产业就增收370.6万元,每股分红600元。离花塔村不远的寺底村,因为靠近蒙山景区,则依托旅游优势,将位于景区内的土地、房屋流转至蒙山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实现经营收入800万元,村民不仅能得到分红,还能在景区就业,2019年该村每股实现分红1.7万余元。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记者发现这8个试点单位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像花塔村利用改革成果发展产业的、还有像寺底村进行资源开发的,还有通过资产经营、项目引领、服务经济、投资入股等各种路径来搞活集体经济的。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截至2017年底,全区农村经营性资产509亿元,占天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67%。很多村集体的资产都上亿元。经营性资产多是该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突出优势。西青在盘活优势资源上,主要采取分类实施的思路,将全区161个村划分为“城中村”、经济强村和土地资源大村三大类型。尤其是针对位于城郊结合部、经营性资产较大的经济强村,重在镇级统筹、抱团发展。据西青区委书记李清介绍,张家窝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镇级平台,利用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配套功能全、投资环境优等特点,实现了全镇农村集体资产由改革前的43亿元发展到改革后的61亿元,增加了42%。

  加强项目引领也是各地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方法。晋源区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带头人依法承接小型工程,由村级组织牵头,为工程建设(工程量1亿元)提供劳务和机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2000万元。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整合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和乡村振兴等资金资源,投入光伏电站,目前,44个村集体实现年分红132万元。重庆市支持村集体组建专门队伍,承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等小微型项目,加强后期运营管护。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村集体经营收益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占到48.2%,比2016年提高23.2个百分点;集体成员累计分红超过3800亿元,是2016年的3.6倍。韩俊指出,农业农村部计划到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扶持10万个左右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已安排扶持资金289亿元。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