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了股以后,内心充满自豪感。我们村发展得越好,我们分的钱也越多。”张福志家中有五口人,去年共领到4000元的股份分红,全家人心里乐滋滋的。
作为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个建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村庄,夏庄镇张家官庄二村(简称张二村)在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当年便实现了分红,各项公益事业也逐步开展。从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到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股份分红,张二村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通过确权赋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从一穷二白到工业繁荣的资本积累
张二村距高密县城8公里,地处城北工业区,230多户,895人,目前村集体资产达8000多万元,年集体纯收入3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8万元,吸引了1万多名外来人口定居。
然而,39年前,张二村还是一个一穷二白、混乱不堪的落后村,村集体经济负债累累。1981年,张二村迎来新一届当家人张宜宗,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首要突破口。
在张宜宗的带领下,张二村先后成立管件加工厂、国豪玛钢有限公司,培育发展五金加工、橡胶、制鞋等30多家村民自办企业;孚日集团、凯加食品等10个过亿元项目,康泰纺织、顺达交通设施等30多家中小企业在该村落户。目前,全村90%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90%的收入来源于二三产业。
“以前种地基本没收入,也没地方打工,赚钱太难了,现在我开着烧烤店,一年干五个月,每个月都能赚一万左右。”64岁的张宜寿将土地流转出去以后,自己经营起了烧烤店。
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张二村积累了财富,村集体经济收入直线上升,一个“大蛋糕”呈现在人们面前。
产权制度改革春风吹醒小村庄
2014年,高密市全面展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张二村按照上级部署,开启改革的“破冰之旅”。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于是,该村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村监委会成员、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村里经常开会,村干部挨户讲解,鼓励我们都参与,让我们发表意见。”说起当时改革的场景,村民张希庆记忆犹新,“后来听明白了是村里给老百姓发钱,是好事,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就非常高了。”
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是否公平公正。张二村在改革中坚持依法有序、民主决策等基本原则,改革中的每个环节都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做到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以村规民约为补充,既尊重法律,又尊重历史;既合法又合情合理。
摸清家底让老百姓心里有底
人人都知道改革了,可怎么改是重点。“破冰”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给老百姓交个底。
为推进工作走在前列,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市镇组织的培训班,加强业务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成为清产核资的行家里手。同时,村里聘请有较高资质的资产评估事务所作为清产核资阶段的审计、评估中介机构,对账内账外固定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各类资源性资产进行全面认真核实,依法科学评估和审计。
“清产核资任务完成后,我们立即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对清产核资情况进行确认并张榜公示。”张宜宗说,摸底后共查出资产总额58448645.05 元、负债总额18559841.12元、净资产39888803.93元,其中:经营性净资产3944999 88元、非经营性资产7934304.05元、资源性资产面积共1663.12亩。
看着一项项资产账目、一个个精确到小数点后的金额,村民十分信服,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
创新方法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大蛋糕”做好了,如何公平分配到村民手中才是最大的难题。而分“蛋糕”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分给谁的问题,即成员资格认定。
成员资格认定是改革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最初讨论的时候是根据户籍来确定的,只有1994年之前的常住村民有分股资格。”据张志伯介绍,他的女儿虽然出嫁了,可户口一直没有迁出去,当时也交了提留和农业税等,他认为女儿也应该有股份。村“两委”听取了张志伯的意见后,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逐步完善认定条件。
后来该村遵循“依据法律、尊重历史、公平合理”的原则,研究制定出《夏庄镇张家官庄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明确以本村村民户籍、履行村民义务和享受村民待遇(土地承包权利或集体分配权利)等为基本依据,来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单。成员资格认定办法确定后,广泛酝酿讨论,反复征求意见,经确认,该村共有846人确认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股权量化让农民真正变股民
分“蛋糕”的成员确定了,那如何才能分得公平公正呢?答案是:科学设置股权。
股权的设置,牵动着每一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为确保他们的权益,该村经多次讨论协商,创新股权设置制度,确定只设个人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享有。根据本村实际,个人股分为基本股和农龄股,基本股采取“十股制”,即一人十股;农龄股采取“七股制”,即一人七股。股权量化完成后,实行静态管理,即生不增、死不减。
制定股权量化方案经十余次讨论完善后,最终确定经营性资产为31954499.88元,按3500元一股折合9230股,按常住人口基本股每人分得10股,共分配8256.5股,846人由村民变股民;剩余股份973.5股,占10.6%,作为集体公益股金。随后,该村编制了《股东花名册》,印制股权证,召开首届股东代表大会,并于2014年5月31日,依法注册成立了张家官庄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理事会、监事会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2014年至2017年,张二村村每年分红金额55万元;2018年、2019年每年分红65万元,每股收益也从50元涨到80元。
“硬本本”变活资产,人人都是当家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财产和民主权利,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规范运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又一次腾飞,村里的公益事业也逐步完善。
张二村投资20亿元,在半径1000米的范围内,建起了官庄中小学、幼儿园、养老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大厦商贸综合体等10个项目,全面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成为省内一流农村社区。投资4500万元建起了省级规范化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学校教育社区化的目标。同时,投资50多万元建成维稳综治办,安装监控平台,与110指挥中心联网,安装夜视探头16个,筑牢全村安全墙。
此外,村里每年都投入50多万元,将村里的适龄居民补助提高到每人500元,将60岁以上老人补助提高到每人1000元,集中为全体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别的村的年轻人都搬出去住,我们村建的新楼房基本都是年轻人在住,在这里衣食住行都不比城里差,我就在村里养老了。”今年已过七旬的张志有见证了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村子的发展关系自身利益,村民们也变得格外团结,村里开展工作也更加顺利,因为人人都把自己当成村子的“当家人”。在这里,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人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高密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