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农业大市升级社会化服务的绝招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宋 扬 杨世彦 字号:【

  山东省青岛市既是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农业大市。全市有耕地780万亩,132万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巨大的需求。青岛市把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一二三产融合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牛鼻子”,强化平台思维,健全服务体系,推进“三链重构”,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截至2019年底,全市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5万个,带动100余万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近3000家,农业生产综合托管率超过70%;农业“新六产”发展水平居山东省首位。

  坚持“一基多元”

  布局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筑牢“一基”,强化公益性服务组织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县两级农机服务、动物疫病防治、智慧农业、职业农民教育等中心为载体,发挥好农业专家服务队伍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农技指导、畜禽疫病防治等公益性服务。全市派出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千村万户科技行”活动,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组成20余个“乡村振兴联镇帮村科技服务队”,开展技术服务6000多次,引入新品种80多个,推介农业新技术50多项。

  培育“多元”,激活农业服务主体发展内生动力。市场化、多元化服务主体已成为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大致分为 4 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类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约占服务组织的60%,主导地位已经形成;供销等系统成立的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等服务组织,约占10%;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优势,提供自我服务,约占20%;农业专业性或综合性服务公司等企业不足10%,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立足农民生产经营需要,发展了生产托管服务、综合农事服务、果蔬技术专业服务、产加销一体全产业链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丽斌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胶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典型做法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全市社会化服务土地面积达到520万亩,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2亿多元;推动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68万亩,规模化率达到62.3%。

  融合创新,促进各类主体产业结合、抱团发展。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强化场场联合,引导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组建合作社,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如,西海岸新区海青茶种植户全部加入60个茶叶合作社共同发展。二是引导社社联合,鼓励开展同业、同域、同链联合,发展合作社联合社74个。如,胶州市郭家小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11个合作社成立万家兴合作联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实现集体年收入80余万元。三是发展产业联合,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4个、行业协会27个。青岛辣椒产业协会拥有成员221家,辣椒及其产品年交易额达100多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

  实施“三链重构”

  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

  重构产业链条。对市场成熟的机耕机收等环节减少支持,重点向统防统治、秸秆回收等薄弱环节倾斜。结合秸秆禁烧工作,推广堆肥还田、打捆离田等服务,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3%,既解决了秸秆回收难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青岛丽斌合作社设立了300亩的秸秆储运中心,2019年全年收储销售小麦秸秆50余万捆,收入300多万元。

  重构价值链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清选包装、冷藏保鲜等产地初加工设施,将社会化服务向加工销售、品牌创建延伸。全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100多家,产值1300亿元;农产品出口到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值290.3亿元。积极发展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将服务链条从线下延伸至线上,全市农村电商销售额达38亿元。

  重构生态链条。重点围绕农业绿色生产,统筹财政资金1亿元,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示范推广、地膜污染综合防治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等耕地地力保护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搭建四大平台

  提高服务质量

  构建政策支持平台。青岛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乡村振兴”和“突破平度、莱西”两大攻势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谋划,构建了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赋权、引导、培育、支持的政策体系,提供政策保障,释放政策红利。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全市整合社会化服务资金8200万元下沉到区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和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服务。实施“农机安居工程”,为12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了机库,有效解决了农机合作社农机存放难的问题。

  搭建产业培育平台。建设30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948个现代农业园区,打造23个田园综合体,为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产业平台。全市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民40多万人,合作社可分配盈余达3.7亿元,入社农民人均可增收1000元左右。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以市县两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镇级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提供政策法规、土地流转、产品供求、农业科技等信息。2019年以来,通过12316短信平台将120余万条次实用信息直接推送到农户手机上,依托流转平台发布土地流转信息3000余条,促成流转交易1200余笔,涉及流转土地面积4万余亩。

  搭建金融保障平台。破解贷款难题,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四权”抵押贷款试点,发放贷款17.4亿元。降低融资成本,为全市13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发展项目贷款贴息4328万元,引导撬动银行信贷资金36多亿元,降低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利率4.3个百分点。创新农业担保,推出“农担贷”产品,为1178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7.6亿元。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