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祥家庭农场:硬核防疫不误农事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井立义 王 耀 胡 东 字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山东省东平县建祥家庭农场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一方面要竭力防控疫情,对大家生命健康负责,另一方面要搞好春耕备耕,确保不误农时。

  日前,笔者见到农场主张成龙时,他正在麦田里指挥农机手施肥、喷药。尽管戴着防护口罩,但仍然可以看出,他略显疲惫的脸上透着自信。张成龙介绍,从临近春节到现在,农场一直没有闲着,这两天总算忙出了头绪。

  身为“80后”的张成龙出生在东平县沙河站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农村面貌贫穷落后、农业生产方式陈旧、农民群众生活艰辛的境况从小印在了他的脑海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逐步显现。为此,他于2013年12月注册建祥家庭农场,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建设粮仓、机库、办公室、看护房等,购进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脚打药机、植保无人机、卷盘式喷灌机、秸秆打捆机等农机具,累计流转土地1100亩。他拿出900多亩种植小麦、玉米,还承担了县农业农村局和山东农科院小麦新品种展示、高产创建、粮食攻关、肥料减施增效、小麦播前镇压、播后镇压等试验项目。另外100余亩建了蔬菜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豆角、西红柿、马铃薯等,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市场。农场配合全县开展的“厕所革命”,在蔬菜基地新建400立方米农村厕所集中发酵池一处,既解决了粪便乱倒、环境污染问题,又能以沼液作肥料,让废弃物再利用,靠绿色生产技术种出安全营养的蔬菜。农场注册了“建祥农场”商标,以品牌开道将蔬菜打进周边县区超市。2019年农场实现总收入520万元、利润85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农场先后被认定为县、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张成龙携农场加盟农机合作社并当选理事长、被聘任东平县沙河站供销社主任、荣获“东平英才”“乡村之星”“十大返乡农民工之星”等称号。

  辞旧迎新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张成龙以新型职业农民的担当和情怀,舍小家、顾大家,冒着巨大风险,迅速组织农场员工主动协助当地政府、村组做好人员疏导、疫情排查、秩序稳控等工作,自备消毒液用高脚打药机对镇政府驻地和周边李村、于楼等6个村的街巷进行消毒,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向王堂村捐款1000元购买防护用品。

  这绝非偶然。“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是农场的惯性动作。2018年,农场开展了“送温暖”活动,给环卫工人献上大米、豆油、面粉、棉帽等慰问品,价值3800元;2019年,为镇敬老院五保老人捐赠价值4500元的猪肉、米面等物品。农场还拿出15000元与10个贫困户结对帮扶、安排5个贫困劳动力进场务工。

  今年的春耕备耕,农场运作还算比较顺畅。因为农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除设施蔬菜生产外,大田作物耕种防收等关键环节,近些年都是通过签约委托农机合作社打理,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则在网上下单,且春节前后就能陆续到货。粮食实行订单销售,小麦由三得利面粉加工厂收购,玉米交东平瑞星集团包销。往年这个时候,省、市、县专家会准时出现在田间地头,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只能以非常措施应对。农场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平台,随时借助微信、电话、视频、物联网等方式接受专家线上指导服务,效果也还不错。

  这不,交谈中,张成龙的电话又响起来,这是县农业农村局驻农场技术指导员打来的,提醒“今年气温偏高,小麦返青偏早,应该提早镇压,并预防‘倒春寒’……”

  农场历来重视生产安全,这次疫情更不敢懈怠。生产经营中,农场采取“硬核”举措实力宠护农场工作人员:一是进场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疫区人员接触史。二是进场人员须加微信群,除接收政策信息、防疫常识、注意事项外,出入场区要用手机扫描“泰安通”二维码,从家到场,从场到家形成闭环。三是进场人员,特别是从事蔬菜生产的人员要“全副武装”,佩戴口罩、帽子(或系头巾)、手套,着工装,每天2次测量体温,如实登记台账。四是员工露天工作不准成群结队,间距不得低于20米。棚内单人作业,互不交叉。五是每天对人员相对密集的工作场所3次消毒,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当笔者问及“还有哪些困难”时,张成龙显然有些无奈。“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逐步透明,农民的惜地情节也越来越重,土地流转费用不断上涨,再加上农资、用工价格居高不下,粮食售价短期内难以抬升,种粮的利润空间会遭到挤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降低趋势。”张成龙不无担忧地说。另外,建祥家庭农场也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样资金比较紧张,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亟待解决;像排灌渠系、农用电网、机电井、机耕道等基础设施政府也应尽快规划落实……

  “尽管生产经营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对农场的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我们坚信选择农业这一行当、兴办家庭农场这条路子是大有希望的。有党的好政策,有各级的关心支持,加上个人努力,农场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谈起家庭农场未来走向,张成龙信心满满。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农村经营服务中心、东平县旧县乡人民政府、东平县新湖镇财经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朱梓荥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