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家庭农场信用融资困境?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 赵翠萍 郑艳玲 字号:【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国家鼓励探索信用融资,各地也依托“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信”建设,不断创新家庭农场信用贷款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难题。但目前针对家庭农场的信用贷款并未全面铺开,原因在于“无信贷因为无信用,无信用所以无信贷”。因此,面向家庭农场开展信用贷款必须打破这种“双无”状态。

  低门槛启动信用贷款,为信用积累提供支点。家庭农场本质上仍是农户家庭经营,多数没有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经历,信用信息空白,难以提供关键的信用报告数据,因而没有信用资质。而信用是逐步积累出来的,对于绝大多数信用空白的家庭农场,获得信用贷款的关键就在于走出因缺乏信用而无法获得信用贷款的循环死结。因此,面向家庭农场启动信用贷款,必须以信贷逐步引领信用,从“信贷-信用”逐步过渡到“信用-信贷”。也就是说,先让家庭农场获得贷款,在贷款应用中积累信用,逐步实现信用带动信贷。所以,启动阶段的信用贷款必须是低门槛的。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为信用贷款提供数据支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牵涉面极广的系统性工程,包括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平台建设维护机制、以农户信用信息数据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建设、灵活高效的部门联动机制、以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的乡土宣传等。其中,信用信息数据的准确采集与动态维护是农村信用体系的最关键环节。因此,面向家庭农场开展信用贷款,须抓住关键环节,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政府统筹推进,为信用贷款护航。当前农户信用积累几近空白,面向农业小规模经营主体的小微业务零星分散,实施成本高,金融机构缺乏参与动力。因此,还需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第一,逐步完善制度性信贷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一是进一步扩大政银保担联合的风险分担机制的覆盖面,扩大财政信贷担保基金为家庭农场进行担保的比例。二是在目前各地风险补偿支持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启动构建国家层面的风险补偿机制。三是充分利用乡俗文化强化农户信用贷款风险治理。在农村地区,依据习俗和惯例监督契约履行可能是更有效的。比如,广西田东县和江苏沭阳县都充分利用乡土熟人社会规范,实现了声誉的抵押物替代。四是中国人民银行应针对家庭农场牵头制定出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相关制度,为现阶段的“低门槛信贷”护航。第二,逐步构建起信息资源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信息数据系统是授信机构衡量家庭农场信用状况的基本参考,虽然各地已建成不少区域性信息平台,但是,总体来看,仍然面临诸如数据质量不高、部门间难以实现共享、动态维护难等制约信贷持续开展的难题。鉴于此,一是建立“政府牵头、人行主导、部门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确保实现金融、农业、林业、扶贫、建设、国土、公安、水利、市场监督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数据共享。二是充分利用农业农村部门已有的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数据信息,本着能入尽入的原则,引导鼓励家庭农场进入到农业农村部门的名录系统,并尽快与工商、税务、信用监管系统等部门实现实时对接,充分发挥名录系统应有的引领和管理服务职能。第三,引导动员村级组织作为第三方积极参与。一是继续推进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信”建设应该把重点放在村庄层面而非乡镇层面,依托村干部在村庄层面上建立起“金融机构-村干部-农户”间的信任链关系。二是建设类似“村金融服务站(室)”等便利设施,对村干部参与信贷业务的治理以及农村“三信”建设进行激励。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家庭农场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